北师大版Communication Workshop的写作教学实践与建议(二)
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找出吸引读者兴趣的表达法。笔者问,What expressions are used to keep the readers interested so that they would read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to the middle part or even to the end of the story?学生很快给出了答案。 教师进一步指出,When expressing our feelings, we usually “Show don’t tell” (Credo ,2009) them to make our writings more vivid to arouse readers’ interest. 然后用POWERPOINT展示出I am angry, I feel embarrassed等,要求学生用所学的内容进行描述。比如,描述紧张时,不直接说,“I feel nervous”,而是应用所学的句子,“My mind went blank.”等。事实上,在引入环节,笔者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就有类似的例子,也是为这个环节做准备。
2.写作中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设置了两个题目:The most frightening /_______ experience of my life;另一个是课本提供的,要求学生任选一个,在12分钟内完成写作任务。动笔写作前,笔者利用不同手段给学生充分的信息支持。首先,让学生回忆了文章的框架(layout) ,并在黑板上板书,起到 “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其次,考虑到学生水平参差问题,先让他们进行简短的脑力风暴活动,内容涉及写作的主题、连接词、将用到的词汇等等。第三、将一些有用的表达法分三类,即 “Linking words,Expressions to draw readers’ attention 及Feelings”用POWERPOINT展示出来,这进一步降低了写作难度,能更好地实现写作目标。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起着监控及指导作用,提供适时的帮助。
3.写作后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对写后活动提出如下教学建议:自我修改、相互修改、个人或小组面批、检查语言、文法、逻辑、用词、润色、制作板报、墙报。在实践中,笔者通过学生作品评价及展示来贯彻。首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评价检核表互相做了评价,并推荐四个同学到台上展示。展示过程中,笔者提醒学生根据检核表再次评价该生作品,还故意“考”某些学生,该作品是否有连接词等等。这既可以保持学生的长久的稳定注意,也再次突出了教学目标,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四、课后观察
笔者课后发放了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以下是问卷的统计结果。91%认为本节课任务“难易适中”;64%认为阅读时间“充足”;91%认为老师给的操练和巩固新学的词语或句型的时间“充足”;老师给的准备活动的时间“充足”;55%的学生认为“掌握了”新知识。另外,学生最喜欢的部分是“交流故事或讨论活动”阶段。在针对“同伴互评”这个项目中,100%认为能从这种评价方法受益;82%关注对方的文章结构;73%关注对方的动词使用情况;82%会查对方是否使用了新教的词汇。在专门针对小组合作情况的问卷中,73%认为其参与度“居中”;89%认为“较积极发表观点,并让其他组员发表,合作很合谐”;在特别针对小组长“有没有提醒同学加入”一项中,各持50%。以上结果表明,本节课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只有55%的学生认为掌握了新知识,这与其它各项目形成较大反差。笔者认为,其一、这个项目侧重从“定量”的角度而其余的侧重从“定性”的角度来评价学生,该项目重在知识,其余则重在能力,知识转化为能力尚须进一步努力。其二、某些小组是合作写一篇,不排除有些同学偷懒的可能,没掌握新知识便显而易见了。此外,小组长作为“领导人”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有待进一步培养。
五、CW写作教学建议
1.写作前的语言输入部分实效要显著。英语教学在中国属于外语教学的范畴(张正东,2001),这决定了在中国进行英语教学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有满意的输出。语言学家克拉申(1981)认为,理想的输入应包括:1)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不可理解的(incomprehensible)输入只是一种噪音。2)既有趣又有关(interesting and relevant)。要使语言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利,必须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有关联,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3)要有足够的输入量。笔者在设计本节课时,充分考虑到了输入的这些特点,学生完成各项任务的效率也说明了设计的合理性。
2.任务的设计要符合生情实际,完成度要高。《标准》(同上)要求,(教师:笔者注)在教学中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它进一步指出任务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任务应有明确的目的;(2)任务应具有真实意义,即接近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活动;(3)任务应涉及信息的接收、处理和传递等过程;(4)学生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英语;(5)学生应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6)完成任务后一般应有一个具体的成果。任务型教学法是目前国际上盛行的二语教学法,XXX版高中英语教材设计了各种开放性的活动,要求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通过英语语言完成任务,从而实现语言“用中学”的目标。但在本节课实践中,部分学生未能做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英语”。这跟平时的学习习惯有关,也与学生水平有关,更可能与学生当时的情感因素如焦虑有关。
3.在写作教学中要渗透语块教学。Nattinger及DeCarrico(1992)认为,语块包含多元词语块、习俗语语块、短语架构语块及句子组构语块等。语块能极大地提高语言学习者的流利性及地道性,是现代英语教学的热点及发展趋势。本节课学生在写作时,笔者用POWERPOINT为其提供的“Linking words,Expressions to draw readers’ attention 及Feelings”就是对语块教学的一个初步尝试。它们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词汇,而是具有一定语法意义及词汇意义的集成体,学习者如果能熟练掌握这些集成体,无疑将提高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师而言,提高学习者的语块意识及语块能力是外语教学中的努力方向。
4.良好的写作策略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师精心指导及学生大量实践。良好写作策略及技巧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师生都要持之以恒,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同时应认识到,写作与阅读密不可分,学生平时要扩大阅读量,积累素材,为培养写作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⒈ Credo,R.A. How to Write a Short Story [EB/OL].
⒊ Ellis, R. 2003.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⒋ Krashen, S.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Series[M]. London: Prentice-Hall, 1981
⒌ McKillip, J. (1998). Need Analysis. In Bickman, L and Rog, D.J. (Eds). Handbook of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Sage Publications: Thousand Oaks, CA.
⒍ Nattinger, J & DeCarrico, J.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⒎ Piaget, J. The Psychology of Intelligence. Paterson[M]. N.J.: Littlefield, Adams, 1963.
⒏ 戴军熔。2007。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6期。
⒐ 关世民。中学英语写作教学薄弱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8年第8期。
⒑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⒒ 全建全。英语课堂教学的ESA模式[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1期。
⒓ 张正东。外语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差异[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第10期。
北师大版Communication Workshop的写作教学实践与建议(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