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70921 现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发展 内 容 摘 要 现代城市管理应当具有前瞻性与持续性。前瞻性是指城市管理不仅要解决现存的问题,而且要预想到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做好预案;持续性是强调市场管理的各种处理要有始有终,不能朝令夕改,以免浪费资源。 建国以后,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了以“政府—主导”制为主的城市管理体制,这种体制虽然有利于社会控制和动员,但也窒息了城市发展的活力。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了以“政府—社区”制为主的城市管理体制,这种体制在某些程度上克服了“政府—单位”制的一些缺点,但由于过于行政化,因此难以改变公民原生态的状态而实现有效的城市管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的城市管理格局,明确了党委、政府、社会、公众在城市管理中的角色,这是我国城市管理体制的新发展,必将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发展,浅谈相应对策,并提供部分个人意见及看法。 [关键词]:前瞻性;持续性;城市管理;和谐社会 目 录 1 引言3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3 1.1.1研究背景3 1.1.2研究的意义4 2现代城市管理的发展历程5 2.1“政府—主导”制5 2.2“政府—社区”制6 2.3城市管理体制的新发展7 3 结论9 4文献
现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发展 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电商行业品牌店铺代运营所出现的.. | 下一篇:我国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现代 城市 管理 历史 发展 | 2023-07-04 18:11:42【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