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 胡宴如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电子设计与制作技术》 刘南平 电子工业出版社
《电子系统设计》 何小艇 浙江大学出版社
《电子技术实验》 王慧玲 机械工业出版社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2.开题报告: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二、课题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三、课题主要内容和要求;四、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
开 题 报 告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信号源是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测量设备的一部分,用以输入基准源信号给被测设备,通过接收被测设备返回的信息,来分析研究被检测设备的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子测量对信号源频率的准确度和稳定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蜂窝通信频段在912MHZ并以30KHZ步进。为此,信号源频率稳定度的要求必须优于10-6数量级。作为电子系统必不可少的信号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性能,因而常称之为电子系统的“心脏”。由此可见信号源的性能对系统是多么重要。
课题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经常要用一些信号作为测量基准信号或输出信号。例如在许多数据采集和测量系统中需要自身带有一定精度的信号发生器,为系统提供标准的测试信号。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为了能对电子产品进行测试和校正,必须使用适当精度的信号发生器,所使用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精度应高于被检测系统精度的一个数量级,至少也就高于被检测系统精度3-4倍。受检测设备的精度越高,对信号发生器的精度要求也就越高。
传统的信号源采用振荡器,只能产生少数几种波形,自动化程度较低,且仪器体积大,灵活性与准确度差。为了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人们想了许多方法,开发出各种各样的高频信号源,不管是采用哪种方法,其总体方向都是向产生波形的种类多,频率高,体积少,可靠性高,操作灵活,使用方便及可由计算机控制等方面发展。
课题主要内容和要求本文档由文档同学网(www.lunwentongxue.com)整理,更多文档,请点毕业文档范文查看
本课题的主要任务是研制一个高性能的高频信号发生器系统,一个基本的信号发生器系统原理框图由下图组成。
根据上面的框图,本课题的重点就是对振荡部分进行设计。设计好后的高频信号源要满足以下技术指标要求:
输出正弦波范围100HZ—40MHZ;
输出峰峰值稳定在1±0.1V范围内;
能实时显示正弦波电压峰峰值;
实时频率步进及显示;
输出波形无明显失真、频率稳定度高、输出功率大于20mW;
平均效率可达75%以上。
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
根据实用信号源原理框图,要设计一个高性能的信号源,振荡部分的设计是关键。可以产生周期性信号的振荡电路有很多种,例如:R-C移相振荡器;文氏电桥振荡器;高精度的V-F变换器;利用集成运放产生三角波、方波信号的振荡器;利用专用集成函数发生器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信号;用频率合成方法产生可变频率信号;利用数字直接合成(DDS)的方法得到可变频率信号等方法。
在本课题的技术指标中,由于对频率稳定度这一技术指标较高,所以振荡电路不能选用R-C移相振荡器、文氏电桥振荡器和集成运放产生三角波、方波信号的振荡器。要达到高稳定度这项指标就必须具有有以晶振作基准或参考的各种电路。因此论证的重点只能是与频率合成有关的技术。在本课题设计中,我们决定采用数字直接合成方法产生振荡信号。
根据信号源的原理框图,我的研究步骤是:
设计好振荡部分电路;
设计频率预置、步进调节与显示电路;
设计输出波形调节电路;
设计输出电路;
设计输出幅度指示电路;
15~50MHZ高精度高频信号源文献综述(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