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与汉阳铁厂》
(1)材料二:所述的张之洞建汉阳铁厂时,中国掀起了什么运动?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5分)结合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谈谈这场运动的结局以及造成该结局的根本原因。
(4分)
1978—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图表(出自国家统计局)
材料三:
我国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图7
图6
(2)根据材料三的对外开发示意图,简要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4分)指出材料二中的1978—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图表反映了什么历史情况?(3分)
(3)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情况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4分)
材料四:近年来中部地区出现了经济放缓的趋势,面临“凹陷之忧”。中部地区的人均GDP在1980年时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88%,1990年下降到83%,到2003年时只有75%;在GDP总量上,中部与东部之间的差额在20多年增加了6倍。
(1)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中央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原因。
材料五:武钢是国内大型重点钢铁企业,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原材料、能源供应、运输和环境的压力。因此,武钢提出要坚持走科技自主创新为重点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简要分析武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符合唯物辨证法的哪些观点?
39.(60分)(1)武汉优越的区位条件有:处于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水源充足;长江与汉江在此交汇,水运便利;京广铁路纵贯南北,并于汉丹、武大两铁路在此交会;大冶铁矿为武汉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原料;武汉位于中部地区的中心,农业发达,有商品粮基地;位于长江沿江工业地带的中部和京广铁路沿线工业地带的中部;又是湖北的省会;多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科技实力雄厚。(每点2分,5点以上给10分)
(2)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每答对一个得2分)
不利条件:水旱灾害频繁,易受寒潮影响。(每答对一点得2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洋务运动。(1分)内容: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堂又派留学生出国深造。(4分)结局:随着清朝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洋务运动也走向失败。(2分)根本原因:在不推翻腐朽、封建的清朝统治前提下,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就注定了失败的结局。(2分)
(4)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4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辉煌成就。(答“1978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可酌情给分)(3分)
(5)启示:只有在推翻封建统治和赢得民族独立的情况下,中国的近代化才有出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探索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①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决定的。②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是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国家提出促进中部崛起,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③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7)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要立足信息化的时代特征和钢铁业的特点,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②善于抓主要矛盾。在工业化进程中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关键作用,重点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③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联系,促进事物的发展。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若答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部地区的优势在于地理位置,是天然的东西南北的交通、信息、产品、物资、金融等经济生产要素和生产成果的汇集和扩散中心。
(1)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其优越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处于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水源充足 ;长江与汉江在此交会,
水运便利;京广铁路纵贯南北,并与汉丹、武大两铁路在此交会;大冶铁矿为武汉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原料;位于中部地区的中心,又是湖北的省会;多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科技实力雄厚。
2)江西省提出了把江西打造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沿海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基地、劳务输出基地,沿海发达地区的旅游休闲后花园”的发展战略。结合江西省情,从地理角度分析江西省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江西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在平原地区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在丘陵地区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综合发展;在一些湖泊与河流地区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在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周围重点转为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
材料二:河南古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国有国家的历史是从河南开始的。在河南这片土地上,曾上演过一幕幕历史话剧。可以说,“传承中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河南,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保障力量。”
因此文化旅游可以说是最符合中央倡导协调发展的时代精神的产业,无疑应成为河南一个发展思路和方向选择。
3、(1)历史上,河南曾演过历史“话剧”有哪些?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的河南,它的经济从何时开始衰退了?结合史实分析衰退的原因。(13分)
(2)如果你到河南去发展文化旅游行业,你会选择哪座城市?试从历史的角度说明你的理由。(5分)
3、①曾上演过一幕幕历史话剧:武王伐纣、春秋诸侯争霸、战国群雄逐鹿、隋末瓦岗暴动、赵匡胤陈桥兵变、岳飞抗金鏖兵、李自成中原血战、京汉“二七”惨案、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等。
(5分,每个1分,只要写出其中5个即可) ②唐朝后期(2分)。
③战乱破坏;政治中心变动;经济中心南移;南北大运河改道。(6分)
(4)答案一:洛阳,(2分)白马寺和龙门石窟,反映了我国佛教的文化。隋炀帝时营建东都洛阳,它是古运河的中心,是隋和唐时期的政治、经济中心。反映隋唐时期的历史文化(3分)。答案二:安阳,殷墟。(2分)盘庚迁殷,甲骨文。反映了商朝时期的历史。(3分)(如果选择其它城市,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材料三:
山西发展能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煤炭的储量、产量、净调出量和出口量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电力、钢铁、机械等产业有良好基础。但是,山西的传统产业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产业的初级化、单一化、分散化、低效化问题突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山西建成国家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5)作为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的山西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请你从经济学的角度给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几条针对性的建议。
(5)①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②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以高兴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③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建设节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10/17/17
2007年高考文综专题热点复习 热点与重点问题(十)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