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目标 具体内容
短期目标 1、服务对象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以及自己面临的问题;
2、协助服务对象宣泄内心压抑情绪;
3、协助服务对象融入集体,正常与他人交往;
4、帮助服务对象回归校园。
中期目标 1、服务对象能够正确接纳自己,协助服务对象获取更多的情感支持;
2、提升服务对象的学习能力,从而改善服务对象在老师眼中的形象;
3、服务对象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长期目标 1、服务对象发展自己的能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2、培养服务对象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抗逆力,克服自卑心理;
3、提升服务对象的自我概念,提高其自我评价水平。
(2)服务计划
阶段计划 具体内容
短期计划 1、作为倾听者和支持者,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使服务对象能够将自己的想法感受讲出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并给予服务对象关怀;
2、作为引导者,给服务对象示范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使服务对象能够融入集体;
3、作为支持者,通过带服务对象回家,让服务对象体验家庭的温暖,协助服务对象调节因家庭变故带来的负性情绪;
4、作为中间人,协助服务对象改变在学校的形象,获取老师的重视。
长期计划 1、协助服务对象正确面对自己和自己面临的处境,并迎接环境的挑战;
2、协助服务对象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生活;
3、协助服务对象能力的提高,让服务对象走出孤独、自卑心理,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
4.服务计划的实施
第一次会谈
时间:2009年9月28日
地点:寄养办公室
目标:走进服务对象,关心服务对象,消除服务对象的防备心理,掌握和了解服务对象的现状及心态。
内容:社会工作者以亲切的问候、贴近服务对象的话题(如服务对象最近玩了些什么,感觉如何等)和服务对象进行交流,逐渐消除服务对象的防备心理,然后进入主题。在交流过程中,服务对象表示自己偶尔也曾有过改变自己的愿望,但因为效果不明显,坚持不下去,自己也就放弃了;社会工作者对于服务对象的尝试给予了肯定,并鼓励其坚持。在谈到幼年成长经历时,服务对象抵着头,摆弄着手指,表情不太自然;社会工作者鼓励服务对象勇敢表达,并通过服务对象在服务过程中表现出的情绪反映,探索其原因。在表述的过程中,服务对象认为在寄养家庭中其二爸的教育方式方法让他无法接受,对他的成长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社会工作者尊重服务对象的幼年成长经历及其情感,对服务对象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伤害及时给予了认同和安慰,然后从心理和社会治疗模式理论出发,指出导致其个体人际关系失调和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是个体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或者未被解决的情绪冲突压抑在心中,没有得到应有的疏导和发泄,同时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传承了其二爸简单、粗暴的方式方法,妨碍了服务对象与人正常沟通和交往,从而获得了服务对象的信任。最后,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讲解了个案服务的一些注意事项,约定了下一次会谈的时间和地方。
第二次会谈
时间:2009年10月3日
地点:社会工作者家里
目标:让服务对象感受家庭的温暖,与服务对象一起履清服务对象面临的困境,并让服务对象对这些困难进行排序,便于对问题的界定和解决。
内容:在家庭中,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一起吃月饼,一起和家里的孩子玩游戏,一起聊天说话,服务对象从开始的拘谨、不好意思到后来的乐在其中,心情有质的变化。在轻松的氛围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起履清他目前的困境,对困境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界定其问题,初步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晚饭后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以下对话表明温馨、亲切的家庭氛围对于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促进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是非常有帮助的:
社会工作者:喜欢到家里玩吗?
服务对象:喜欢,但感觉不好意思。
社会工作者:不好意思,但很喜欢,很享受这种感觉?
服务对象:嗯。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4/6/6
个案社会工作基本方法探析——在儿童福利机构工作中运用和实践的探索(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