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彭城晚报》团购活动。该报在2010年,就启动了团购活动,由报纸联系商家,较市场低的价格出售农副产品。每期团购,商品、价格、时间、地点等,都在报纸上提前刊发。此举,一度引爆了这个团购的栏目。新媒体的冲击下,该报的团购栏目在活动的组织上,也适度进行了调整,信息在报纸、网络同步传播,官方微信平台上,每次的团购信息都提前发布。报名团购的方式也转到微信平台上,引导报网互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细分市场,“抢夺”入口
“互联网入口”是个热词,但没有具体定义。有人认为,所谓互联网入口是指人们在进行上网行为时,最常或较常选择的途径之始。入口之战处于白热化,因为赢得入口,即意味着赢得市场,至少是初步赢得市场。
传统媒体更需要争夺“入口”,“入口”越多,用户越多。争抢“入口”一要坐实内容,二要细分市场,三要媒介多样化。
1、坐实内容。重点是本土新闻,读者喜欢的内容。这里,不作过多阐述。
2、细分市场。内容做实了,读者爱不爱看?不爱看,和没做一样。这里就有细分读者群、细分市场的问题,因为不同读者对内容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综合性纸媒很难细分市场,但网络可以。细分客户,按需互取。从广告投放的角度也更有针对性。
细分客户的意义更在于拓展用户群体。如某女性市民,她可能只关注美容、时尚,不看地方国际新闻,所以她不会买一份综合性报纸,但如果报纸专门开了一个地方女性专题客户端,她扫描或者订阅了该客户端,就成为了报纸的用户。只要用户体验良好,她会逐渐关注该媒体的其他内容。客户端内容可以来自是综合报纸原采编内容的筛选,仅部分需要专门采写。
“细分客户”还有很多,如健康、亲子、美食、旅游等。
3、媒介多样化。报纸、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微博、微信、APP,读者的阅读渠道在发生变化,从内容和技术上都紧跟时代脉博,开通,打造不同客户端,让媒体内容在根据市场进行细化的同时,又不失完整,形成多元化媒体服务平台及循环体系。
新媒体不是传统媒体的“掘墓人”,传统媒体要主动融入新媒体,挖掘各种媒体的最大潜能,打破传播媒介的形态差异,实现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传播,如报纸利用新媒体接收、传播、储存、检索等。整合媒体资源,全面实施“全媒体运作”。新媒体发挥信息发布及时、受众多的优势,引领传统媒体发展;传统媒体发挥报道严谨、权威性强等优势,利用新媒体放大传播效果。总之,个人认为传统媒体升级目前没有一个完备的模式,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尝试的过程,但也是一个不可忽视、不可逆转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孙绍谊 郑涵.新媒体与文化转型.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7月第1版
[2]吴谷平.媒体转型期的新闻传播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版
[3]傅平.传媒变革与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第1版
[4]陈力舟.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年5月第1版
[5]宫承波.新传媒2012.4.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6]殷俊 肖和坤.纸媒的新媒体融合化发展研究.新闻与写作.2014年2期.第43页-45页
[7]扈美荣.报纸与互联网优势互补探讨.中国地市报人.2013年11期.第77页-78页
[8]彭兰.再论新媒体基因.新闻与写作.2014年2期.第5页-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