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员工激励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及意义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职员的潜力只能发挥20-30%,但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下,同样的员工却可能发挥其潜力的80%以上。[5]这项研究科学地验证了员工激励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1)员工激励是增强企业内聚力的重要手段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而,企业活力的源泉就在于员工生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和企业内聚力的增强,这是企业管理的首要目标。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等,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无疑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员工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内聚为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2)员工激励是提高员工素质的有效途径
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它对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激励机制是以员工实现一定的企业组织行为目标为前提的,每一个目标的设定都会对员工的知识和技术能力产生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员工在利益追求动力的激励下,必然会积极地通过企业或社会提供的各种途径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企业组织行为目标变化的要求。
(3)员工激励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为了实现企业的长久存续,企业必须放弃危及其生存和发展的经营方式,通过制度创新及科学管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逐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力资源环境,降低主要员工的频繁“跳槽”,尽量留住企业自己培养的骨干人才。既要事业留人,也要待遇留人,更要感情留人。[6]因此,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
(二)何为私营企业
1.私营企业的界定
私营企业最早的正式定义出现在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其认为私营企业是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营利性组织。这一定义也一直以来被大多数人认同。另一种定义是由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8年联合颁布的《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中规定的,即“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两种定义都强调了私营企业具有产权私有、雇佣劳动的特点。而后一种定义似乎对私营企业的组织形式给予了更广泛的界定。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混淆私营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概念,以为私营企业等同于民营企业,实则不然。民营企业的概念是相对于国营企业提出的,“民营”具有两层涵义,一是从所有制方面界定,二是从经营体制上界定。[7]广义上的民营企业是对除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以外其他企业的统称,其包括个体工商户、集体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而狭义上的民营企业则不包括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在内,民营企业不等同于私营企业。
2.私营企业的特征
(1)产权体制上具有私有性
私营企业的资产是由私人进行投资形成的,从所有权性质上说,属于私有经济。因而,私营企业的资产,不论是其初始投资还是以后的增值部分,都属于私人所有。这可以看作是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根本区别。
(2)劳资关系上具有雇佣性
在私营企业中,投资者是企业的主人,而工人只是被投资者所雇佣的劳动者,劳资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雇佣关系。根据政治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私营企业中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为私营企业的所有权人所占有。这也是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之间的一个根本不同之处。
(3)存续目的上具有营利性
私营企业是由私人投资、雇工劳动、独立参加社会经济生活并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私营企业的营利性,是与其他由私人出资的慈善组织或社会福利组织等之间的本质区别。
3.私营企业发展的优势及其劣势
相比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具有相对优越的生产关系,例如:产权关系明晰,具有对资本增值负责的硬约束机制;生产经营自主,具有完全独立的决策权;运行机制灵活,具有灵敏的市场信息传导机制;最具有创造力,有利于发挥人们的才干和特长。
但与此同时,私营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少劣势,例如:缺乏制约的独裁式管理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失误;非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增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致使企业内耗现象不断,人才流失严重;混乱的财务状况则导致企业融资困难,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二、我国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与特征
(一)我国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现状
我国私营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有20余年,逐步成为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一股强劲的新生力量。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对人员素质、水平、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不少私营企业在发展之初将人力资源置于次要的位置,重视程度不够,当人员素质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后,人员构成的组织效率问题也日益突出,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引起私营企业主的关注,激励机制的应用也随之倍受重视。
总体而言,我国私营企业的员工激励制度仍是传统的薪酬激励,没有其他长效激励方式,企业价值的变动与员工的当前激励机制几乎不存在相关性。同时由于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私营企业产生了雇佣对立思想较强、协作意识较差、员工参与缺乏、内部凝聚力较弱等问题,由此导致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持续减弱,企业员工流动频繁。上述问题已引起了私营企业家的关注与重视,他们也逐渐意识到如果有好的激励机制,企业就能创造出更好的效益,企业的竞争力也就会越强。
(二)我国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基本特征
我国私营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主要采取家族式管理,由此形成了激励机制的主要特征:
关于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