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完善的支持体系
员工激励机制作为一项具体的管理机制在宏观上必然脱离不了其他管理体制的支持和制约。具体来说,管理理念、民主参与、企业文化都是构成激励机制支持体系的一部分。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私营企业首先要在观念上摆脱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束缚,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资本性资源,要将私营企业员工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在人事管理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掘人的潜力,努力做到适才适用。在管理中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针对私营企业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人性化的激励措施。
2.构建员工参与的民主通道
私营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在于它的权力过分集中以及浓重的人治色彩,而员工参与则是推进企业由人治向法治、集权向民主转变的基本途径。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寻找适合企业特点的员工参与渠道,如员工持股、日常工作会议、透明式沟通、合理化建议、家庭座谈、全员学习等多种参与渠道。其次,明确员工参与程序,对员工参与的全过程进行明确、细致的规定,包括参与渠道、意见流通顺序、负责部门、反馈途径及时间、保密制度、奖励方法以及违规处罚办法等。最后,要建立员工参与的保障制度,明确员工参与过程中意见的保密、管理者的责任、对打击报复行为的处理、对参与者不追究责任等方面的具体事宜,以保证员工参与的利益安全,为员工参与营造环境。[17]
3.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够培育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与企业共命运的精神,发挥出其他管理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激励力量。要培育企业文化,首先要培育共同的价值理念。共同的价值理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培育必须了解员工的各种需要,并寻求其中能把大部分员工联合起来的共同需要,同时结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在确定了一个明确的价值观以后,要让价值观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内化为企业精神。要围绕确定的企业价值观,在企业内部利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传播渠道,将企业价值观渗透到企业中,在内部形成自律行为。[18]其次,在培育企业文化过程中,还要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没有良好的物质基础,优秀的企业文化就难以持久。企业要塑造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物质文化,以优良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别具一格的包装等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引文注释】:
[1] 胡建国.劳资关系治理与工会绩效:基于中国私营企业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
[2] 赵涛.薪酬设计与员工激励全方案[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27.
[3] 史蒂芬•P•罗宾斯.孙建敏,李原等译.组织行为学(第7版)[M].北京:中国人民入学出版社,1998:166.
[4] 孙瑞良.中国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16):78-80.
[5] 爱德华•劳勒.陈剑芬译.组织中的激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7.
[6] 陈敏.我国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09,(2):97-98.
[7] 陈晓燕.浅谈民营企业员工激励[J].人力资源管理,2013,(12):107-109.
[8] 文少芬.基于员工激励的私营企业发展探讨[J].企业家天地,2013,(4):68-71.
[9] 张厚义,明立志,粱传运.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2002年)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43.
[10] 邓玉林,张龙,奚红华.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157.
[11] 赵国军.薪酬设计与绩效考核全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189.
[12] 王子昂.私营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及改善措施[J].现代商业,2013,(5):125-126.
[13] 王文书.企业股权激励实务操作指引[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75-79.
[14] 易晓芳.中小型私营企业员工激励问题的对策分析[J].吉林农业,2010,(5):178-179.
[15] 胡劭颖.我国私营企业激励导向的薪酬体系构建——基于员工激励“四力模型”的思考[J].对外经贸,2013,(9):89-91.
[16] 文少芬.私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探讨[J].企业家天地,2013,(9):163-165.
[17] 王瑞永.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设计全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203-205.
[18] 欧少冠.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新探[J].知识经济,2009,(13):101-103.
【参考文献】:
[1] 赵涛.薪酬设计与员工激励全方案[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2] 爱德华•劳勒.陈剑芬译.组织中的激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胡建国.劳资关系治理与工会绩效:基于中国私营企业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 邓玉林,张龙,奚红华.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5] 王文书.企业股权激励实务操作指引[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
[6] 王瑞永.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设计全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7] 赵国军.薪酬设计与绩效考核全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8] 孙瑞良.中国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16):78-80.
[9] 陈敏.我国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09,(2):97-98.
[10] 陈晓燕.浅谈民营企业员工激励[J].人力资源管理,2013,(12):107-109.
[11] 文少芬.基于员工激励的私营企业发展探讨[J].企业家天地,2013,(4):68-71.
[12] 王子昂.私营企业员工流失的原因及改善措施[J].现代商业,2013,(5):125-126.
[13] 文少芬.私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探讨[J].企业家天地,2013,(9):163-165.
[14] 易晓芳.中小型私营企业员工激励问题的对策分析[J].吉林农业,2010,(5):178-179.
[15] 胡劭颖.我国私营企业激励导向的薪酬体系构建——基于员工激励“四力模型”的思考[J].对外经贸,2013,(9):89-91.
[16] 欧少冠.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新探[J].知识经济,2009,(13):101-103.
关于私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