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披露制度是公司债券投资者对公司债券发行人基本情况和重大变化知情权的要求。现代经济中,信息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只有双方拥有对公司债券的“对称信息”,才能保障投资者的利益。这就要求发债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各项重大信息,提高公司债券相关问题的透明度。然而,投资者购买公司债券毕竟不同于购买股票,投资者是作为债权人而不是所有者,他们不可能获得和拥有所有相关信息。但为了保证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和经济利益,发债公司应确保投资者了解基本信息。例如,在发行前应披露发行人的基本情况、有关承诺、投资者必须接受的条件、财务会计报告等:若上市交易还应当及时提供中期和年度报告、突发的重大经营事件等:所有这些信息的披露都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在债券没有上市交易的情况下,发债企业对那些会影响公司债券按期支付本息的重大信息也应给予披露。这都是投资者做出理性判断的基础,应保证其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的知晓权。
2.规范担保偿债机制
2000年以来,公司债券发行的担保绝大多数是由商业银行担保,这对投资者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可以大大降低公司债券的兑付风险,但这种担保方式长期来看将极大的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个很好的说明。2007年10月18日,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关于有效防范企业债担保风险的意见》,全面停止了银行对企业(公司)债进行担保。该《意见》的出台,使公司债券的担保更市场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鼓励市场推出企业担保或担保公司担保的公司债券,以及资产抵押债券和无担保公司债券。公司债券的价值将通过债券市场自身供求和利率等来调节,公司债市场将迎来全面市场化、蓬勃发展的时期。
3.健全公司债信托制度
建立健全公司债券托管制度也是分担投资者面临的发行人信用风险的有效措施。由于公司债券持有人人数众多,而且他们不能如股东那样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从而无法在日常监管中保证发行公司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为了维护分散的个人投资者的利益,公司债券在发行时可以安排一个债券托管人,与发行人签订信托合同,代表债券持有人利益实施公司债券的清偿受领、债权保全及其他公司债管理行为。公司债信托的受益人是债券持有人,公司债信托为公司债持有人取得债券本息提供了一层制度保障。
总而言之,加快发展我国公司债券市场改革现有市场中的不合理因素,对优化证券市场结构、提高资本市场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必须要警惕的是,如果在不具备完善的债券定价机制和评级制度的情况下,过度放开公司债券市场反而会加大投资者的风险,给资本市场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导致危机。因此,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美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经验,探讨了避免将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推人“管得过死放得过宽”的恶性循环怪圈内。通过完善公司债券市场监管体系、健全信息披露法律法规等措施,能有效破除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促进其长远健康发展。
【引文注释】:
[1]余黎峰.阻碍我国公司债券市场活跃的现实因素分析[J].河南科技,2011,(08):17-19.
[2]马勇.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3):3-5.
[3]徐祥龙.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北方经济,2010,(23):18.
[4]王林.公司债券市场立法国际比较及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3):27-29.
[5]屈文洲.借鉴国外经验 推进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J].深交所,2008,(4):151-152.
[6]苏华、王万里.对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09,(23):29.
[7]龙菲菲.对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建议[J].现代商业,2009(14):121-122.
[8]王林.公司债券市场立法国际比较及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3):39-40.
[9]屈文洲.借鉴国外经验推进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J].深交所,2010,(4):151-152.
[10]王怡婷.发达国家与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比较[J].北方企业文化,2010,(18):86.
【参考文献】:
[1]何志刚.中国企业债券市场效应与发展模式[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2.
[2]安义宽.中国公司债券功能分析与市场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79.
[3]周孝坤.东亚新兴公司债券市场研究「Ml.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3):38.
[4]王培志.中国企业债市场发展的理性思考[J].财政研究,2010,(3):72.
[5]刘玉美.中国企业债市场监管策略研究[J].东岳论丛,2010,(4):31-32.
[6]李向东.发展和完善我国企业债市场的思路[J].国际金融研究,2009,(12):23.
[7]徐祥龙.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北方经济,2010,(9):38-39.
[8]郑中华.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J].财会月刊,2009,(11):33-34.
[9]艾玲.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11):45-46.
[10]龙菲菲.对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建议[J].现代商业,2009,(1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