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另外,随着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增长,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社会需求越来越丰富多彩,对快递从业者素质要求也将会大幅提高。由于快递业是顶烈日、冒风雨、抢时间、重体力的苦差事,很少有人愿意长期打这份工,目前的快递业从业人员素质确实不高,流动、跳槽的速度也很快。并且包括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内快递公司在人才价值上,重“人头”轻工资,轻“价值”工资;在人才使用上,重“使用”,轻“培养”。这直接导致我国快递业的散乱局面和竞争力低。也导致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的品牌由于服务的不到位,越来越无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人性化服务需求,逐渐失去竞争力。而国际快递公司一直把提高快递人员的素质看得格外重要,每年对员工的培训投入都成倍增加。随着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与国内外其他快递公司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必须逐步建立规范的用人制度,加大员工培训投入,定期开展业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来提高其快递服务的竞争力,才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所以说,快递从业者的素质大幅提高也将是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4.最后一点是实现服务的私人定制,以此提高服务水平。许多跨国公司历来把服务作为速递工作经营战略中的重中之重,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核心是围绕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他们通过各种服务方式与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展开竞争。而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在服务上相比之下就有很大差距。举例来说: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的国际业务至今不能实现运输物品的“到付”,发货人必须预先付款。这是由于国际EMS的结算体制造成的,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在海外的邮政系统各自为政,不能像DHL、TNT、UPS、FedEx等外资企业一样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可以在国际范围内统一调拨资源,实行结算支付。部分客户由此不得不放弃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转而选择其它国际快递公司,直接导致了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客户群的流失。
建议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扩大服务范围,狠抓服务质量,例如:提供门到门服务,精确运送时间表,支持多种支付方式(预付、到付、第三方付款)等。同时,要加大投资,提高速递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优化网络、加快传递速度,依靠技术进步,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对快件监控管理和查询的能力,并提供多种方式供顾客查询快递信息。
四、总结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邮政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并且动态分析市场,从各种途径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时刻追踪需求的变化,创新业务流程,加强人员培养,改善管理方法,探索品牌的新定位,以提高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的竞争力。当分析清楚自身具备的优势与劣势,解决好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准确地把握好时机,完成战略布局,邮政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必然会成为快递市场中的领军主体,为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世翔,陈怡. 中国邮政速递与民营快递的竞争策略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12):203-207.
[2]李易津. 中国邮政EMS国内快递业务的竞争优势培育——基于服务利润链理论的研究[J].物流技术,2010,(1):41-55.
[3]刘敬文. 中国快递业发展现状与阻碍因素分析[J].中国产业,2010,(7):14-26.
[4]胡勇兵,康宁. 熵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快递业市场分析[J]. 考试周刊,2010,(4):23-35.
[5]吴文峰.中国邮政EMS品牌战略的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48-53
[6]魏成龙,郑志,张洁梅,任传普著.国有大型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135-141.
[7]胡乐明,宋云中著.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43-48.
[8]国家邮政局组织编写.快递客户服务与营销[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7-11.
[9]孟浩程.中国邮政行业产业化重组改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2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