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缺乏实践检验
至此,本文已经对平衡计分卡在公办养老机构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然后具体介绍了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和相关概念,最后以Y养老院为案例,探讨了在Y养老院建立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的具体问题。而对于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中各绩效目标的具体指标,以及建立平衡计分卡体系的具体步骤和计划,并没有在本文探讨的范围之内,因为这些内容需要在Y养老院实际建立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的过程之中,通过机构内领导、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共同沟通和探讨才能获得。
从实际来看,由于Y养老院受到诸多体制限制,导致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因此建立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体系只是一种设想,希望不久的将来这一设想能成为现实,为让平衡计分卡这一工具为公办养老机构的战略管理和绩效评价起到推动作用。
2.绩效管理与薪酬难以挂钩
这一点其实并非平衡计分卡本身的问题,而是Y养老院作为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情况,即无法通过绩效考核影响员工的薪酬待遇。在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是由政府财政按照人数拨付的,只要员工没犯大错,通常不会扣工资,基本上属于不论勤奋工作还是懒懒散散,都能拿到差不多的薪酬。因此绩效无法与员工薪酬待遇相挂钩,缺乏物质基础的绩效很容易落空,员工仅仅需要在形式应付绩效考核即可。
针对这一情况,研究者考虑Y养老院可以在薪酬待遇之外,寻找一些隐性的福利待遇与绩效考核进行挂钩,诸如外出学习、培训、学历深造、职务晋升等方面。这些方面可由领导层进行灵活掌握,比较方便与绩效进行挂钩。员工的基本生活保障与绩效分离,但是员工比较感兴趣的、具有发展性的待遇可以与绩效挂钩,从而形成激励机制。
(二)建议
1.社会组织需重视绩效管理
当今社会对社会组织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社会组织的资源来源的特殊性,社会公众需要组织对资源提供方有所交代,因此对组织绩效的考量也会成为重要的方面。此外,从组织自身来讲,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也有助于组织的长远发展。
研究者利用平衡计分卡这一工具,运用绩效管理的方法,以Y养老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机构使命相关的各个维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发现了各维度各指标之间内在的联系,也明确了可以通过哪些方面的提升和改善达到提升组织整体绩效的目的。
因此,社会组织应当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在内部建立起绩效管理的体系,从而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2.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具体方法
本文主要选取了平衡计分卡作为绩效管理的工具,因为研究者认为平衡计分卡比较适合Y养老院的情况。在实际运用中,绩效管理的工具很多,包括KPI、360度考核等等。具体采取哪种方法,需要由组织的决策层经过周密调研和讨论后做出选择,也可以考虑多种工具和方法相结合的手段,以期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3.绩效管理建立在有效沟通基础之上
社会组织无论选择何种绩效管理的方法,都必须建立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之上,因为最终落实各项绩效目标的关键因素是人,也就是组织的员工。组织的决策层在制定机构绩效目标时,必须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高层领导需要与中层管理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使中层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体系中每个绩效目标的意义,并通过商讨制定出合适的目标。而中层管理者则要将这些绩效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员工,也需要与基层员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通过讨论明确具体的职责与目标。只有通过充分沟通建立起来绩效目标和评估方法,才能被所有员工接受和认可,最终推动组织整体绩效目标的实现。
【引文注释】:
[1] 李梁.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60-62.
[2] 彼得•德鲁克著.非营利组织的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