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外派培训:一种是企业派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加由电科院或上级集团公司培训中心组织的专业技术班,以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特种作业证书为目标;另一种是到兄弟企业进行调研,为本公司上新项目或技术改造学习经验。
(三)生产安全培训
1.安全学习:检修班组每周组织一次,运行值每轮班组织一次,学习安全理念、事故通报、事故案例分析等。员工对本学习周期内的工作情况进行安全总结,向班组成员提示危险点。
2.事故演练:每年两次,结合相关文件通知和公司实际情况,预想一些火力发电企业会出现的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组织人员进行演练,以避免事故真正发生时员工由于没有处理经验而不知所措。
三、火力发电企业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员工培训的必要性已被火力发电企业所公认,但在培训的实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对目前火力发电企业培训状况的分析,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培训工作的认识存在偏差
在火力发电企业,培训工作经常处于一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其主要原因还是在认识上对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存在偏差。一是来自于基层领导的认识偏差。基层领导往往只重视生产指标,培训会占用大量的经费和工作时间,影响生产进度,还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导致了一些基层领导对例行的培训敷衍了事,对计划外的培训需求不闻不问,对培训完全采取消极的态度。二是来自被培训人员认识上的偏差。一些员工安于现状,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将培训视为一种休息,在企业内部培训时玩游戏、看小说,更将到外地培训视为公费旅游,散漫的对待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极大的影响了培训效果。
(二)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盲目制定培训计划
培训工作的首要步骤就是培训需求分析,不经过科学的培训分析而进行的培训必然难以达到缩短员工在知识、技能、经验、观念等方面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的目标。如果火力发电企业的培训计划不是建立在完整的培训分析基础之上,而是根据历年的培训习惯决定,这样的培训必然与企业、员工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失去了培训的意义,也使得企业领导不愿支持培训工作,企业员工不重视培训工作。
(三)生产任务重,工学矛盾突出
电力生产有很强的计划性,什么时间发多少电、什么时间停机检修,都必需要听从电网调度的安排。如因操作失误或因设备异常造成机组的非计划停运,发电企业都将面临电网巨额罚款以及上级集团公司的责任追究。为保证机组的稳定运行,发电企业员工常常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出现故障,还需要经常性加班抢修,超负荷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常常忙于工作现场,很少有时间,也鲜有心思学习新的知识。员工的知识、技能也就止步于此,工作效率很难提高。
(四)员工理论、技能层次各异,培训工作难以开展
火力发电企业的老员工生产经验丰富,但普遍学历不高,理论知识薄弱;新员工一般学历较高,理论知识丰富,但工作经验不足,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同样学历、同样工作年限的不同员工之间也是各有所长、各有所专。统一开展培训,水平不同,起点不同,达不到预期效果;根据不同人员的特点分开培训,培训难度又太大,不具有可操作性。
(五)培训工作监督不到位
多数火力发电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都会要求各生产班组(运行值)制定年度、月度培训计划,但在实施过程中仅半年或一年检查一次培训记录,监督工作流于表面。基层班组对培训工作敷衍了事,日常的培训工作往往得不到落实,只在检查前突击填写技术问答、现场考问、技术讲课等培训记录。
(六)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
评估是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能够了解培训目标是否达成,进而肯定成绩、找出差距,以改进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绩效。目前的培训工作注重检查培训记录、培训次数、培训人数等表面指标,只检查是否进行了培训,而不检查培训的效果怎样。对培训后员工有无提高,企业有无收益都没有明确的评价,培训投入产出无法准确衡量,使得培训人员参加培训时缺乏积极主动性。
(七)激励机制不健全
一些员工工作中很多工作不会做,又不主动学习,主要归根于各岗位缺乏可以量化的专业技能要求、个性化的工作质量考核体系,使得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人不一定收入水平高,其职业发展也不一定比专业技术水平低的人员顺畅。这严重影响了员工参加培训和认真细致工作的积极性。
四、完善火力发电企业培训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对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探讨——火力发电企业员工培训工作探讨(三)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