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重人才使用,轻人才培养
现代知识经济发达的今天,科技变化日新月异,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保持自身竞争优势,知识型员工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随时更新思想观念。若不“充电”,原来掌握的知识很快就会老化,不能保持知识型人才的竞争优势。大部分企业都会注重吸引和使用人才,并不是很重视知识型人才的再教育工作,结果造成员工知识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导致企业的创新力不够。现代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长远目标的制定,都要求企业对现有人才进行知识更新, 发掘现有人才的潜能以保持企业发展后劲。因此, 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人才培养和开发的投资与收益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时差,且其效果不太好量化,很多企业在人才培养上不同程度存在“短视症”,没有相应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这样不仅打击了企业内部原有人才的积极性,而且也阻碍了企业内部人才的发展[7]。
3.激励机制欠完善
薪酬管理方式过于单一是我国很多企业知识员工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在新经济时代, 员工价值贡献差异很大, 对价值回报的渴望也大。物质待遇虽是低层次需求, 但它已是一个人社会声望的标志, 变成一种成就层次上的满足。 与其他员工相比, 知识型员工的成就感更强,更加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喜欢富于挑战性的工作。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高的收入,而且也是为了发挥自己的专长,并期望自身的价值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更多的是考虑个人发展的潜能和成就感, 并获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合理公正的报酬。但是,企业往往比较重视对知识型员工的物质激励.而对非物质激励有所忽视。事实上,在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结构中,成就、精神等非物质激励的比重和作用远大于金钱等物质激励。他们更渴望看到工作的成果,。期望自己的工作有意义并对企业有所贡献。此外,由于对自我价值的高度重视,知识型员工同样格外注重他人、组织及社会的评价,并强烈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二)企业中知识经济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1.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
(1)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
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得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原来的非主流的职能性部门,转为战略经营业务部门的战略伙伴,从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执行者转为战略的参与者和制定者。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管理层和战略层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所谓战略层的人力资源管理指如何根据组织的长期战略定位,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总体目标;管理层的人力资源管理指如何获取和分配人力资源,以保证战略规划的贯彻落实;而操作层的人力资源管理则是根据管理层人力资源管理的计划所进行的日常操作。对于企业来说,操作层、管理层和战略层的工作必须同时并重。
(2)充分采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注重人力资源量化分析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及统计学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充分应用,量化管理越来越成为衡量人力资源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工具。而科学方法 、技术的运用作为量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指标和尺度,应当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充分使用。诸如人力资源管理预测技术、工作(岗位)分析技术、绩效管理技术 (K P I,B SC ) 、人才测评技术(心理测试 、素质测试、评价中心 、工作取样法)、薪酬设计技术、人才招聘面试技术、员工胜任能力评价技术等量化工具的可以广泛的使用,帮助我们实现了指标体系的优化及业务工作的量化,大大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含量和工作率,并使人力资源的量化管理 、动态管理成为可能。
(3)建立起动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无论是从知识的重要性还是从知识的创新速度来看,企业员工都面临着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压力。因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把人当作一种可以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的特殊资源。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他们提供、创造各种条件,不断地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或员工自觉地学习,促使其主观能动性和自身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并且这种管理思想贯穿员工的录用、培训、考核、使用、调动、激励、升降等工作过程,对员工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8]。
2.重视人才培养与开发
知识本身是一个变量,其拥有者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在实践中增加自己的人力资本存量,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途径就是重视对企业员工进行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培训。企业要根据科技进步及信息发展的要求,制定适宜、可行、有效的培训计划,给每一位知识型员工
提供不断学习新知识、受教育的学习机会。为此需要在各种观念、业务和技术培训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强化人才培养意识,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重点应由过去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为主转变为开发为主,为人才成长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把人才培养与任用上岗紧密结合起来,以增强人才培训的吸引力。首先,企业应转变观念,应把开发培训当作一项投资,而且是最重要的投资,而不是消费。其次,企业应结合人力资源规划制定科学的、系统的开发和培训计划。以此激发知识型员工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趋向[9]。让员工通过学习新技术、新业务,达到岗位的任职要求,提高他们创新能力以及网络技术的运用能力,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化高新科学技术的需要。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和培养,成为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3.建立新型激励制度为企业留住人才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功能,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手段,以往很多企业更多的是采用物质激励的方式,忽略精神激励的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前瞻眼光,结合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和企业员工的自身需求,建立新型的激励制度来更好地吸引、使用和激励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
一般来说,激励可采用薪酬激励、福利激励、授权与民主参与激励、成长激励等多种方式。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激励方法:
第一,薪酬激励。企业把知识型员工的收入和绩效挂钩,实行结构薪酬,采用低基本工资、高绩效工资和奖金,并拉开收入档次。
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2016(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