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论文资料
|
论文开题报告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资料论文格式
-> 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二)
法律专业论文资料
|
护理学论文范文
|
动画专业论文
|
新闻专业论文
|
环境工程
|
艺术设计
|
社会工作
|
环境艺术设计
|
城市规划
|
法律论文范文
|
论文资料下载
|
社会学论文范文
|
信息计算科学论文
|
计算机论文资料
|
法律论文下载
|
环境科学论文
|
医学论文
|
报告总结
|
食品论文
|
社科文学论文
|
政治论文
|
医药医学论文
|
论文格式范文
|
建筑学论文范文
|
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二)
最新活动:微信集50个赞就可获取任意一篇钻石会员文档。详情见
微信集赞换文档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2
/8/8
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100%
第二个监管指标是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用于度量银行较长期限内可使用的稳定资金与所需的稳定资金之比,协议规定此比率必须大于100%,“稳定资金”是指在持续存在的压力情景下,在1年内能够保证稳定的权益类和负债类资金来源。
可用的稳定资金/业务所需的稳定资金>100%
5.在风险资本框架之外,引入了杠杆率监管指标
新协议规定了最低3%的权益资产比指标,以控制银行的杠杆融资规模。但是,由于银行经营模式的不同,杠杆率指标与资本充足率监管指标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建议从2011年1月1日起,各国监管部门开始对杠杆率指标进行监控,以观察其与资本充足率框架的契合情况,2013年未正式实施期间,所有与杠杆率相关的信息披露应从2015年开始执行。
(三)风险管理及防范是导致内容演变的重要原因
2008年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使国际监管机构认识到,必须进行全方位金融监管改革,才能解决危机暴露出的制度缺陷。本轮金融监管改革涵盖了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一是微观机构层面改革,目的是提升单家金融机构稳健性,强化金融体系稳定的微观基础。改革措施包括:资本监管改革,引入杠杆率指标,建立流动性标准和动态拨备制度,改革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规则以及推动稳健薪酬机制等。二是中观市场层面改革,目的是强化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修正金融市场失灵。改革措施包括:改革国际会计准则,建立高质量会计制度;扩大金融监管范围,将“影子银行体系”纳入金融监管框架;加强外部评级机构监管,降低金融机构对外部评级的依赖程度;推动场外交易合约标准化,鼓励通过中央交易对手进行交易。三是宏观系统层面改革。目前是将系统性风险纳入金融监管框架,建立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改革措施包括:建立与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和经济周期挂钩的监管制度安排,弱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降低“大而不能倒”导致的道德风险;加强母国和东道国监管当局间的协调,降低风险跨境和跨市场传递。
2009年以来,巴塞尔委员会对于资本监管制度进行了改革,并发表了一系列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新标准,被业界称为巴塞尔协议Ⅲ。2010年全年,全球各大银行都在与国际监管机构就推行新的监管规则进行讨论。主要是这些机构认为实施严厉的资本金标准将对其信贷业务造成抑制,并可能阻碍经济复苏。在多方博弈之中,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巴塞尔协议Ⅲ的最终版本,拟从2013年开始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引入该协议,并计划于2019年完全生效。文本终稿最终确认了所有关键监管比率指标和生效时间,这必将为国际银行业运营树立新的标杆和游戏规则。
二、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的生命线,风险管理水平是金融机构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加强信息技术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建立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管理系统,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实现风险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讲,银行的经营目的就是在可控的风险内获得最大的利润,而对日益多元与波动的全球金融市场,现代商业银行必须学习在更为复杂的风险环境中生存,从国外金融业的实践来看,现代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普遍原则是:不消极回避风险,而是积极的度量风险,管理风险,并通过合理的承受风险来获取与风险相匹配的风险回报。在整个银行改革开放进程中,风险管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银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国内银行银行业对建立与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相适应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下面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对比说明。
(1)从不利方面来说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起步相对较晚,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防范意识从高级管理层到基层网点的普通职工呈现逐级递减趋势,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从总行到基层行呈现逐级弱化趋势,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具体有以下诸种表现。 第一,过分追求业务指标,忽视风险管理 。规模决定市场占有率,所以商业银行经营总资产的大小是决定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政策、市场或传统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我国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较为缓慢,这就使得众多商业银行不得不将利润的增长点更多地放在贷款业务上。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和企业对银行资金的旺盛需求使得银行信贷扩张。另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基层银行领导经营指导思想不正确,重贷款客户的抢夺轻贷款质量的管理,不严格执行信贷管理规章制度,导致降低标准发放贷款,形成信贷风险。第二 ,尚未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对资产风险的重组、转化、清收、处置等事后管理上,而对风险资产的事前、事中的防范控制做得不够。各个业务部门对各自业务的风险状况分头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目标和风险信息沟通;风险管理部门对于分散在各个部门的风险管理并未起到检查和督导作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2
/8/8
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二)
由
毕业论文网
(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本文标题:
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二)
上一篇
:
新巴塞尔协议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下一篇
: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制度缺陷..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巴塞尔
协议
商业
银行
风险管理
2016-09-17 09:28:05【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