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A制造企业入职培训效果评估不完善的成因分析
在当前的新入职员工培训评估基础上,A制造企业的新入职员工培训效果并不非常理想,并不难非常准确地反馈出企业新入职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改进。
(一)总经理与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对培训效果评估的认识不完全
导致A制造企业新入职员工的培训效果评估没有形成科学评估体系的主观原因在于:一方面,企业仅仅侧重于对受训者的效果评估,忽视讲师等对受训者的影响,以及其对培训效果的影响评估。比如,企业总经理赵先生比较重视新人培训的效果,更强调培训后能否迅速进入岗位。而对于在岗培训,则更关注能否直接改善工作绩效,对于具体的培训方法与执行不关注,这就导致培训的前期准备与培训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关注度,相对的变动性也就比较大,影响培训评估。另一方面,该企业的培训师主要是企业各部门主管,虽然目前该企业在培训评估中偶尔会发放评分卡,给予受训者评价培训师的机会,但是因为上下级关系以及其他很多心理因素的干扰,受训者不会真正的对培训师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企业也就不能准确了解培训师存在的问题,员工培训体系的改进受阻。
(二)评估指标体系设定不合理
目前A制造企业员工培训评估指标实际上是该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结合对A制造企业受训者评分的相关调研,其内容如下表4-1所示。
表4-1 A制造企业受训者评分的基本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A制造企业的培训评估实际上是以受训者参与培训的出勤率以及课堂表现为核心,评估环节是以人力资源部门的经理来制定的,经理以下的职员参与度非常低,并且没有受训的新员工参与制定;另外,该企业受训者评分机制主要是人力资源部门独立完成,全由人力资源部门执行的受训者评分,很难做到与员工实际岗位工作项结合,无法有效发挥培训评估机制效果,培训系统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被发现,而整个培训系统的有效性也难以提升。
(三)配套机制不健全
有效的培训评估需要建立在完善的配套机制基础上,包括培训评估过程中评估者与被评估者的有效沟通,以及培训评估结构的反馈运用,都会影响培训评估想效果。但是,目前A制造企业员工培训评估的配套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A制造企业在培训评估实施过程中沟通不足,特别是对于培训效果评估没有覆盖全过程,而在培训结束后或邻近结束集中进行效果评估。受训者本身不了解培训效果评估的意义,更多的认为其是对自己培训结果的评估,也就不会主动反映问题,甚至会夸大培训效果,这就影响了培训效果评估客观性。
另一方面,目前A制造企业培训评估只是以绩效考核简单进行,其后只是用于企业员工个人绩效薪酬的简单调整,没有对培训者或主管身份的讲师个人绩效、岗位等进行调整的环节,员工多数将培训评估等同于企业绩效考核,认为培训评估是员工个人绩效工资变化的一个依据,对培训评估的理解不准确,配合程度不高。而在这样的评估结果运用基础上,很显然企业是不能准确的了解目前培训体系的流程、内容、配套机制等是否存在问题,对于培训的价值判断与改进设计难以实现,整个培训评估失效。
五、A制造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效果评估方案设计
在了解到A制造企业的新入职员工培训存在的相关问题后,改进企业的培训效果评估,就需要针对其新入职员工培训的核心内容、流程等开展针对性评估,方案改进建议如下:
(一)评估方案设计指导思想
1.评估的基本思想
改善A制造企业培训评估机制,必须改变当前A制造企业对培训评估的错误认识。A制造企业管理者要改变过去错误的观点,不能将培训评估仅仅当作是一种培训管理的工具,也不能将其认为是一种进行受训者打分或绩效变化分析的手段。A制造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对培训评估予以高度重视,要从战略的高度来制定和实施培训评估,以此来提升整个企业的培训评估水平。
(1)A制造企业必须首先明确认识到,培训效果评估体系是针对整个培训体系的有效性开展的评估,不是对受训者群体的单一评价;
(2)培训评估与企业绩效考核不同,不可以依据传统的绩效考核指标对培训评估进行直接评价,这样不符合培训机制的特殊性,也难以达到有效评估要求;
(3)培训评估的目的是正确分析企业培训价值后,找到并改善企业培训存在的不足,提升企业培训的优越性,因此需要对培训评估结果进行合理的反馈和运用。由此,本文将在后文详细分析如何对企业培训效果评估体系进行改进,更好的发挥其对企业培训改进的作用。
2.培训效果评估的对象及考虑
结合培训评估理论,本文认为培训评估是对培训体制是否有效或者是否有价值的评价,而不是简单的对受训者的评估。科学的培训评估,应该是可以覆盖培训设计者、讲师、受训者这三方主体,覆盖培训流程、培训内容、培训氛围、培训配套机制等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2]。
(1)对项目背景的评价,包括项目需求与可行性分析;
(2)对培训设计者:应该对培训设计者的培训方法选择、培训成本、培训对员工绩效的作用、培训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培训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进行评估;
(3)对讲师:应该针对讲师授课内容的充分性、内容的创新性、内容的实用性、课堂氛围的活跃下、课堂交流的有效性展开评估;
(4)对受训者:应该对受训者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培训过程中互动的积极性、培训学习效果、培训技能熟练程度、培训对综合绩效的影响等展开评估。因此,针对目前A制造企业员工培训评估体系存在的不足,本文首先重新设定员工培训评估的对象,整理培训指标,进而合理的对指标进行评价,来形成更客观有效且全面的培训评估机制。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4/7/7
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与设施——以A制造企业新入职员工培训效果评估为切入点(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