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选择合适的培训主体
企业培训者可为企业专职培训师、企业主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外聘教师。企业内部培训者是企业培训主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要发挥企业管理者的培训作用。作为培训主体,培训者要掌握培训的方法特点及具备培训的知识能力,因此培训者也要接受培训。在目前企业自身培训力量比较薄弱的情况下,企业可借用外部的培训力量,与各种专业、正规的培训机构合作。
②选择合适的培训对象
企业培训的对象是指需要培训的人,没有需要不必培训。它包括企业从最高层到最低层的所有员工,而不能仅限于少数主管人员或准备提拔的人,应把所有那些合乎条件、渴望学习的员工都纳入培训的范围。尤其是企业的高级主管人员首先应接受培训,一方面为员工培训树立榜样,另一方面高级主管是所有下级的培训者。
③设计合适的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的适当与否是培训能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为此必须作好培训前的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包括组织、工作和个人分析。组织分析就是要确定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企业将来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工作分析就是确认某一岗位的工作行为与期望的行为标准的差距;个人分析就是找出某一员工现有的技能水平与要求的技能水平的缺口。培训就是要填补缺口,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培训的内容体系从总体上来看可分知识、技能和态度培训,不同的员工、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阶段,培训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培训的种类也不尽相同。
④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
企业培训的方法要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成人学习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成人是通过干而学的;二是成人是通过与原有知识的联系、比较来学习的;三是成人学习带有鲜明的实用性。因此培训的内容应具体、真实,与学员有关,并凸显学习的目标。在培训方法上,除讲授外,要更多采用学员的自身参与、亲身体验、实用训练和行动学习等方法,注重引导、启发和调动学员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⑤选择合适的培训形式
企业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在组织上可分为正式培训和非正式培训;在时间安排上可分为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在工作关系上可分为脱岗培训和在岗培训;在培训地点上可分为企业内培训和企业外培训等。具体采取什么形式,应根据培训的任务、内容及企业自身的情况来定。而对于S公司来说,培训要根据生产来定,因此采用了下班后集体在企业内部进行培训。
⑥引入先进的培训媒介
现代企业培训的工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传统的黑板、粉笔外,像录音录像、投影片、幻灯片、活动挂图、电脑系统、培训软件等先进技术越来越被企业在培训中采用。先进的培训媒介一方面可提高培训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企业培训的效果。
(4)建立企业文化强化学习氛围
首先企业培训的内容要受到企业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制约,同时培训本身也是建立和实现企业文化的过程。培训要注重对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的引导,使之切合企业文化的恃性,并促进员工认同和宣扬企业的文化。缺少企业文化支撑的培训是没有方向的培训,违背企业文化规范的培训是误入歧途的培训,有效的培训必须以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前提。
3.签订培训契约
签订培训契约是防止人才流失的强有力的约束制度,这主要是针对培训周期较长、培训费用较多的受训员工。契约主要是明确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员工运用自己所学为企业服务一定年限。签订契约要坚持三个原则:公平性原则,企业和员工的权利与义务应公平合理;合法性原则,契约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劳动人事政策,格式规范、条款明确、手续齐备;可行性原则,契约规定的条款应易于执行,便于操作。
【参考文献】
[1] 王强.《管理创新十讲——学习型组织团队读本》[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0-15
[2]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7-21
[3] 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1-16
[4] 石金涛.《培训与开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3-27
[5] 徐芳.《培训与开发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7-32
[6] 苏进,刘建华.《人员选拔与聘用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6-22
[7] 李中斌.《人力资源管理》[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8-12
[8] 刘珂.《现代企业管理》[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3-10
[9] 吴勤堂.《企业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2-15
[10]赵国军.《绩效管理方案设计与实施》[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5-7
企事业单位的培训内容与方法——企事业单位的培训内容与方法及S公司员工培训管理情况分析(五)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