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才供给严重缺乏,因此会出现同行业之间的互相挖人的情况,竞争对手会给到核心人才或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高额年薪,这样带来一个人甚至是一个项目团队整体的离职。据前程无忧《2015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不同职位等级来看,预计2015年各个职位等级员工的薪酬调整幅度同比2014年均会出现一定的下降。但专业技术人员的薪酬调整幅度仍然相对较高,达到9.7%。随着产业升级加剧,专业人才一直供不应求,成为企业间人才竞争的焦点,所以此类员工的调薪幅度始终处于高位。此外,预计2015年操作类员工调薪幅度为8.1%,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以及用工荒日益严峻,企业不得不提升薪资竞争力以保证用人需求。3
由于北京市场上的的大公司和外资企业,给出的薪酬待遇相对高,其它的一些竞争公司也给出高出原来公司30%~50%的薪资招聘过来一批优秀人才,抬高了行业的整体薪酬。虽然IT行业高薪,相比较于快速增长的物价与员工个人的工作强度相比,其薪资待遇远不及所付出的劳动。M公司员工了解朋友、同事的工资,一旦发现自己的工资水平低于市场行情,那么跳槽就是员工提高收入的最佳方式。这就给其他的中小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中小IT企业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竞争力,薪资待遇的不同,造成员工离职。
(二)组织方面
1.薪酬体系不完善,对内不公
对薪酬的不满意是员工离职的重要动机。由于大城市生活成本的增加,M公司员工更注重收入带给他们的生活保障。所以一旦同行业其他竞争公司有更适合的岗位和更好的待遇,员工往往选择离职而投奔薪资待遇和福利更好的其他公司;在M公司存在有些管理者凭借自己喜好对员工进行薪酬调整,这样就使得员工对工作不满意度增加;企业采用“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传统的薪酬结构,弱化或者不能体现员工因为工作经验与技能的带来工资增加,存在内部的不公平性,挫伤了工龄较长、技能很强的员工们的积极性;由于缺乏明确、合理、公平、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员工对此的意见也比较大,成为了员工离职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2.缺乏合理的用人机制
企业在人才选拔与使用方面,存在忽视知识掌握能力与运用、人品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考察。例如,在选拔技术经理时,往往轻视对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人格方面的考核评价。人才招聘过程中,流程设置不合理,有的员工只经过初试的短短的几分钟谈话就给出了OFFER,后续再没有笔试,复试等环节。用人部门在用人方面没有十足的决定权。招聘上不注重内部招聘,以外部招聘为主,容易引起内部员工的失落感。另外在相关人才储备方面缺乏实践,导致在员工离职时,人员交接不到位,运营成本增加。
3.缺乏职业培训
M公司在培训方面投入过少,不愿投入时间金钱去培养员工,害怕培训后员工会立马跳槽,造成员工为此离职。其次项目组内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张,找不到合适的时间进行技能或者管理方面的培训。IT产业技术创新速度快,知识更新周期短,往往1到3年时间就完成一次更新周期。在这种环境下,IT员工重视自身知识更新。因此,员工非常渴望的得到企业知识培训的机会。
4.企业文化建设薄弱
M公司文化建设薄弱,得不到员工的认同,管理者忽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只有加强企业文化,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凝聚员工向心力,激发员工对于工作和公司的热情。
M公司对以人为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员工缺少人文情感上的关怀,往往缺乏对员工的关心。
5. 福利不全
福利作为整体报酬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薪酬框架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满足员工福利需求,提高员工福利满意度,除了能体现雇主关怀、塑造企业文化外,也能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对吸引和保留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M公司福利制度单一,仅仅每年春节一千元的购物卡,对于员工缺乏足够的激励作用,不能满足员工多样化需求。
(三)员工自身方面
1.职业发展空间受限,产生职业倦怠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最低级的需要逐级向最高级的需要发展,最终是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在得到一定的物质保障的基础上,员工更多的是考虑个人成长机会与实现自我价值、希望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M公司是一家拥有高素质、年轻化的工作团队的公司。有这样一些特质的员工普通会更加看重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
(1)在离职原因中M公司14%员工认为在企业里个人职业发展空间太小,没有很多发展的机会。员工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承认,看不到自己在公司存在的价值,久而久之,失去积极工作动力,效率低下;M公司相关管理的职位有限,大多还是外部招聘过来,这样与内部员工的职业发展存在直接的矛盾。很多员工只能选择跳槽来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
(2)M公司虽然已建立系列员工职业发展通道,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员工职业发展、职业生涯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因此在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因各岗位任职资格标准及评价体系不完善,在人员甄选与评价方面不能够得到有效实施,没有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系统有效的规划,使员工的职业发展受阻。
2.工作精神压力大,职业危机感强
M公司员工每天工作量大,普遍加班,白加黑工作模式,工作强度大且工作任务单调,工作的焦虑感强。由于IT行业最近几年竞争激烈,使得公司高层不得不加码给员工施加分配任务额。使得员工工作压力大,总担心完不成工作,收入会减少,职业危机感强。
M企业基本上存在加班加点不加薪的现象,既让员工超时工作,又没有相应的补贴政策,
员工在心理上便会产生不满,必然选择离开,就主管技术的项目经理来说,他认为自己虽然是做管理的,但算下来晚上加班是家常便饭,压力大责任重,而且拿不到合理的项目奖金,还要经常学习新的技术,身心很累。巨大压力和危机感之下不少员工感到厌倦,选择跳槽或者转做其他行业。
五、M公司员工离职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合理的人才流动对行业是有益的,但频繁的流动尤其公司核心的骨干员工则对公司是负面的影响,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带来大量重置成本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计算,替换一名普通跳槽员工的成本约占员工全年工资收入的三分之一。美国管理协会指出,技能紧缺的岗位,替换一名跳槽员工的成本要相当于其全年工资收入的1.5倍。员工离职的成本包括四个部分,获得员工成本、培训成本、离职前低效工作成本和离职后空岗成本。以M公司为例 某员工离职实际成本包括招聘成本3908元,其中广告费用=2000元,校园招聘费用=1200 元 ,面试成本和考试费用=300元,测评成本280元,体检成本128元 ; 培训成本7995 元 , 新员工直到接手时的工资和福利成本(两周)=1400元 ;总成本=13303元。其中培训成本包括(1)接受培训训员工的工资补贴(2)接受培训员工的交通住宿及其他费用(3)接受培训员工的因参加培训而不能工作的损失(5)外聘讲师的费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4/6/6
员工离职管理对策研究——以M公司为例(四)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