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本地气候分析
四季特征 珠海市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春季:是全年天气多变的季节,季内以偏东风为主,风向多变,气温变幅大。
夏季:常受高空低压槽影响,多雷暴、骤雨等强对流天气,雨量增多。台风盛行期,常因台风暴雨而成灾。温度高、日照多、蒸发大。最热月份在7月,最高温度约33°C;
秋季:天气秋高气爽。旱季开始。
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晴天居多,雨量稀少。最冷月份在一月,最低温度约5°C
灾害性天气 对珠海市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冷空气、强风和寒露风等。干旱、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造成的灾害偶或有之。
降雨量 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在1898至2293毫米之间,年平均降雨量为1998.8毫米,年平均径流深为1201毫米,年径流总量为9.3亿立方米最大年3339毫米 (1973年),最少年为1171毫米(1963年),两个明显的雨季:4至6月为前汛期雨季,7至10月为后汛期雨季
风 春季,多东南风和东南偏东风;夏季,南风和西南风居多;秋季,以东北风和东北偏东风为主;冬季,北风和东北风最多。常年盛行东南风和东北风。
太阳辐射 每年夏至前后,太阳有两次经过天顶,夏至日白昼长达13.22小时;冬至日白昼短至10.40小时。斗门区属于太阳高度角大的地区,夏至87度,冬至45度,冬季的太阳辐射量也多。年平均总辐射量为4613.2兆焦/平方米,是省内太阳辐射资源比较丰富的区份之一。
⊙(上述气候分析来自网络资源:城市环境旅游网/斗门气候)[]
适应灾害性天气变化配置相对应的设施与做法 针对台风:添置具有遮荫、挡雨、挡风功能的棚架,高大挺拔的植物
针对暴雨:规划合理的地面倾斜度;安排足够的排水设施与贮藏雨水收集;
针对干旱:减少蒸发、旱季干燥,多种植被、增加绿地。
针对辐射:日照时间长,辐射多,利用屋顶蔬菜园减小热量
2、SWOT、AVC分析
S-优势:
1.项目地块环境优越,位于一河两岸区域上
2.交通方便、水资源充足,与城区较近,发展潜力大
3.项目有一定的规模,易于形成建立
4.项目有大量的后工业景观,丰盛的视觉享受
5.个别车间具备一定特色,空间可塑性较强
6.改造建设周期比一般项目较快7.减少土地成本费用
W-劣势:
1.远离珠海市中心
2.偏离城区主干道,减弱项目整体临街曝光率
3.项目入口位置路段较差
4.项目个别区域建筑物覆盖面积集中,环境创造力较弱
5.配套基础设施较差,缺乏公共绿地、活动的空间
6.村民与城区交流缺乏
O-机遇:
1.结合政府“三旧”改造工作与“退二进三”政策
2.项目与斗门区中心隔河相望,容易造就城市整体形象
3.一河两岸的特殊区位,营造人流量的聚集
4.推动地区产业转型同时,积极整治当地环境,重塑城市活动力
5.完善城区的建设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土地节约利用水平
T-挑战:
1.如何提高后工业景观知名度,显示其特色,吸引人们关怀和保护工业遗产
2.如何发展地区绿色循环的资源,以实现生态斗门的可持续发展
3.发展适应人们需求的后工业景观公园,提高对土地回归价值必然性
4.发展同时增强园区与周边地区的紧密关系
5.营造人性化尺度,多层次的利用空间满足不同人群使用
6. 并能兼顾城区居民与城镇农民的私密关系
A-吸引力:
基地处于黄杨河一侧,百米烟囱是斗门重要的地标,还有一群风格独特的车间和后工业构筑物,升温空间高,发展潜力大,吸引众多外来投资商来踩青。
V-生命力:
停榨不代表基地停止呼吸了,暗淡的建筑群依然有着顽强的战斗力为现代人服务下去,利用特有的资源来维持基地活动的能力,是保护基地寿命延续最好的措施。
C-承载力:
全面对项目存在价值重新评估,保护性再利用,达到本地区可利用资源循环,它承受的荷载不只是建筑历史价值,更是斗门当时整体经济水平的生活写照。
3设计理念
(1)持续发展的绿色渗透理念。
(2)创新发展后工业景观的表现形式,让产业景观更加自然的可以被人们所体会,提高产业景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3)运用现代的景观理论,并运用思想来指导城市后工业生态园的设计。
(4)重视人们静思空间的营造和人们步行文化的创造。
(5)一个景观设计必须继承该地域的地方景观与文化,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文化,或是对新文化有推动作用。
规划设计面对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这些工业生产遗留下来的产物, 比如巨大的建筑群、烟囱、煤仓、锅炉、糖蜜罐、车间、仓库、码头等等,如何使这些似乎无用的建、构筑物融入公园的景观之中,本设计贯彻了“生态化”的设计理念,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工厂的历史信息,利用原有的“废料”塑造公园的景观,最大限度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 减少了生产材料所需的能源的索取,创造了一个新的工业废弃物和自然景观共生、展示工业文化的新型公园,组织整理成能够为公众提供工业文化体验以及居住、商业、办公、休闲、娱乐、体育运动、科教游览等多种功能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白蕉糖厂重新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这是一场后工业时代景观复兴的民族活动,即将牵起全社会群体对工业遗留产业的关注与共鸣。 建成后为连片综合花园式的城市新型社区,整个建设计划涵盖,污染治理、生态恢复与重建、景观优化、产业转型、文化发掘与重塑、纪念博物馆、旅游业开发、居住及办公、商业服务设施、开发建设等环境、经济、社会多个层面的目标和措施,是综合性的用地更新改造策略。虽然计划的名称是“后工业景观公园”,但景观公园建设只是从属于“工业遗产保护性改造设计”主题的子目标之一,是基于建构“绿地空间结构”目标前提下对景观文化内涵、美学价值、生态思想的深入发掘和积极推动。
3.1设计目标:
项目被珠海市规划局城市环境改造的重点工程之一, 通过审批的 《斗门中心城区暨黄杨河两岸及湖心路城市设计》方案显示,白蕉糖厂区是最主要的老工业区,占据着黄杨河畔的良好区位,在功能上搬迁该地区的工业用地,置换为新功能用地。将通过对原有工业区进行功能更新,保留大部分工业建、构筑物而且进行整体保护性改造设计,将白蕉旧工业区更新成为新的城市活力公园片区。依山傍水的斗门将“逐水草而居”,根据水网脉络和田园特色来构建城市结构,形成 “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独具特色的滨江田园风光。
希望通过公园建设为周围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游憩空间,并有相关文化性质建筑和博物馆和一定公共空间面积;同时,由于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珠海市重要门户,公园应有自己的特色,期望成为珠海市的一大特色公园。
(1)展现自然的本来面貌,显示自然的朴素魅力;
自然本是美丽的不需要过多的修饰,这样它所体现的就是一种非常朴素的和谐美。在城市中粉饰的东西太多了,人们需要一种朴素的东西来点缀生活。在后工业景观中,一片构筑物,还是池底的污泥,还是高高的芦苇丛等都是魅力自然的表现,不加人工的痕迹,总让人感觉到特真实。
(2)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人们提供一个静思空间和足下漫步的场所,在经过繁杂的城市生活后,人们需要一个可以让思想平静的地方来修整人们的思绪;
(3)营造出富有特色的后工业景观景观,并使其成为摄影爱好者交流中心,成为外拍基地;
时代 复兴白蕉糖厂工业遗产保护性改造设计(二)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