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教师向小学教师进行课改的几点认识 本人于2008年3月参加XX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网络高起专小学教育专业学习,通过参加此次学习,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逐渐向小学教师进行课改必须适应课堂的需要。通过学习使我渐渐了解到教师的转变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而在教学中,进修学习是关键。新课程和新的学习方法都是在学习实践中得到的。教师转变都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都要经受新课程的洗礼。因此,幼儿教师在向小学教师转变以及进行课程改革都应该积极地学习新课程,在新课程实施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幼儿园课程向小学课程改革的要求。下面我就幼儿教师如何向小学教师进行课改谈几点看法: 一、要积极更新观念 课程改革是必然的,但是怎样改才是科学合理的,这无疑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当前,面对小学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要更新观念。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已的课堂教学。在传授多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实现以德育人。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改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能教各种类型的学生,并使他们各自的特长都充分得到发挥。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终生学习。只有这样才会与时俱进,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种种新问题的挑战。 二、要逐渐转换新角色 进入转变小学课程不仅要求幼儿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幼儿教师的角色要转变。由权威者向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转变,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师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实现自我的超越。 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变。未来教育需要"专家型"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探究,语文教师要求承担起语文研究者的角色,新课程的实施已经为语文教师向研究型转变提供了机会。 新课程更需要开放型教师。一个只会把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师显然已经落伍。学校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学校教育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助,重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 三、要试行改变学习方式 改变学习方式。重视综合性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启发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教师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其次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改变教学方式。即在课堂教学中,小学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学生读得懂的问题,教师不需要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引导学生理解;学生实在弄不懂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评、导或精要的讲解。 对幼儿教师向小学教师进行课改的几点认识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多媒体优化作文教学 | 下一篇: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的区别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幼儿教师 小学教师 进行 课改 认识 | 2012-12-25 10:01:51【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