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提纲) [摘 要] 1999年起,在“扩大招生,提高学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经济学专家建议”下,高校开始大规模招生,高考的门槛一夜之间大大变低,高校的连年扩招使得大学生日益增多,其中经济有困难的贫困生也随之增多。近些年来各高校的成人教育也在不断的扩大规模招生。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相对而言比较弱势的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就更不容乐观。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就业形势下贫困大学生群体在就业时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问题 就业 一、当代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定义、界定标准、构成 (一)所谓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 (二)目前高校贫困生的界定标准不能等同于我国一般的贫困标准,其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从其构成可以分成固定人群和非固定人群。 1、固定人群一是指由于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在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下,高校贫困生大多数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等经济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还有部分从经济落后地区来到沿海等高消费地区就读的学生,收入与支出标准差距较大,使得生活更加拮据。二是家庭收入不稳定者:来自农村家庭,父母只靠土地为生,收入随着自然环境时好时坏,生活不稳定;来自城镇家庭,父母无固定工作,收入微薄且不稳定,难以承担学生的固定生活和学习开支;家庭负担沉重者,多是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弟妹要抚养,家庭经济不堪重负。 2、非固定人群如家庭变故,近年来较多出现的下岗职工家庭,断了经济来源,固定开支受到冲击,无法承担高额学费支出;经济变故,家人或本人病重需要支付高额医疗费,甚至负债累累,生活难以继日;婚姻变故,随着近年来离婚率的不断攀升,部分学生因父母离异导致生活学习费用供给不正常,学习生活费用也就成问题。另外还有由于不可抗力的天灾人祸,使一些学生失去经济来源,加入贫困生行列。 二、对当代贫困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上进行分析、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行情分析、贫困大学生存在的一些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一)、由于经济上的压力使其产生了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变化,他们更为敏感、拘谨、敌对性高于非贫困生 (二)、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我国高校连年扩招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相对弱势的贫困大学生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 (三)、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其迈出校园就业时就表现的更为突出,下面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存在的一些就业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 1、对即将步入社会感到恐慌、紧张乃至焦虑(具体展开产生原因) 2、过低的自我评估,不自信、自卑心理(具体展开产生原因) 3、自尊心非常强,经常有挫折感(具体展开产生原因) 4、团队意识淡薄(具体展开产生原因) 5、攀比心理,急功近利(具体展开产生原因) 6、自我封闭、怯懦心理(具体展开产生原因) 7、其他因素 浅析当代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析电子商务隐私权的问题 | 下一篇:浅谈幼儿园小班管理点滴心得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浅析 当代 贫困 学生就业 心理问题 对策 | 2012-12-27 09:45:53【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