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美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摘要]艺术美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是神与形的辩证统一,这些构成了艺术美的丰富内涵,体现了艺术美的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关系。 [关键词]艺术美的内涵 、内容、形式、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有人把艺术理解为内容的美,也有人把艺术理解为形式的美。其实,艺术美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是神与形、主观与客观的辨证统一。 说艺术美是客观的,是指它的内容是客观的,因为美源于生活,反映生活,这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鲜明体现。艺术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本身可以是美的,甚至是丑陋的。但是,一旦它表现于艺术中时,就成为美的内容了。然而,既然我们说艺术美是生活的反映,是通过艺术家的审美评价,按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创造出来的,那么,我们不得不承认艺术美便具有主观美感的本质了。这说明,美不是一种简单的社会客观存在,因为它还包含着人的主观认识——美感因素。从这种意义上说,美又是主观的了。目前,美学界关于美的实质的讨论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美究竟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仍有争论。从以上论述来讲,艺术所反映的不仅有客观生活这一客观因素,也表现出艺术家对审美选择的主观认识因素,当这种生活美被主观美感而表现的时候,美就具有双重性了,即主观与客观的复合体,这就使美 的内函丰富多了。 艺术美不同于生活美,艺术美是生活美的反映,但作为美来说,二者又有它们的共性,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 艺术美除了内容美的因素外,还有其表现的形美因素,易中天在《美学问题的历史解答》中也谈到“艺术是情感的对象形式”中他谈到三个例子: 凯奇的《4分33秒》,就是最不象音乐的音乐作品。因为音乐作品最主要的因素比如乐音、旋律、节奏它都没有,只不过是演奏家在钢琴前默坐了4分33秒,按常理说明,只能叫“发呆”,但就算这个,也不是什么都没有的。这里有一样东西,或者说是一个因素,就是时间——4分33秒。凯奇的这个作品告诉我们,音乐不能没有时间,因此,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另一个例子,一个名叫“飘云”的女孩,披着一件白色的风衣,站在摩天大楼的顶上,看样子是要寻死。楼下一片混乱,水泄不通,公安、消防、武警都来抢救。这时女孩跳下来,她的头上升起了一朵红白相间的美丽降落伞,女孩落地后,便对记者的镜头说这是一次“艺术行为”。为此引起很多人的惊诧、摇头和无奈。 论艺术美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下一篇:论学前双语教育的利与弊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艺术美 主观与客观 关系 | 2012-12-30 09:06:45【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