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化”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要求人们做事讲究高效率,于是让“结果大于一切“之风盛行。作为服务于学生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做事追求效率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过程的管理,并且要让教育教学工作仪式化,因为良好的结果往往是良好的过程的体现。 [关键词]仪式化 教育教学 作用 心态 真情实感 光荣 榜样 地位 仪式,基本意义是典礼的秩序形式。所谓仪式化,是指在完成某一项工作时,从策划到组织,从过程到方法等方面尽量显得比较正式、庄重。 仪式,在民间社会层面,往往是当地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技术和生存意义; 它之所以值得关注,实在由于它们原本是人类思维与行动的本质体现而却经常被视作当然甚至被视而不见地存在于现代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中。 在教育教学中,有目的的让工作仪式化,对学生能够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作为学校,随时都有面对学生的各种活动。大的方面如开学典礼,表彰大会,升旗仪式,小的如教师进教室的上课口令,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扬,课堂上教学语言的应用等。 仪式化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是明显的。 第一、它可以让学生以更加严肃的心态来面对老师所布置的事情。 作为老师,我们都参加过一些培训,相信大家有种明显的感觉。如果主办方在会场布置,议程设置,动员大会等方面显得足够正规,庄重,即所谓仪式化,我们的心态上就更加重视。反之,大家则会自由散漫。还有,大家一定也有同感,每次进教室上课,如果一进教室我们能调整状态,仪表整洁,精神饱满,学生的情绪也会受到感染,因而很快能进入学习的状态中。反之,如果我们进教室时显得松散,学生也会因此而变得慵懒。 由此可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让我们的工作仪式化,让学生能够明显的知道事情的重要性,这显然会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仪式化可以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本人有幸于二OO八年和二OO九年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两次培训,在拓展训练中,所有的参培教师都能够表达出他们的真情实感,有的甚至声泪俱下。最大的感受就是:有些话,要不是在那样的情境中,我们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说出口。当教练告诉我们:“人要学会感恩,爱要勇敢说出口”这些理念,并要求我们在活动结束后打电话给自己最感激的人,说一声“谢谢您”,说一声“我爱你”的时候,我们居然也能完成。究其原因,主要是主办单位能给学员创设一种情境,而这种情境之所以能有效创设,正是仪式化在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在 “信任被牵”这个活动中,首先,在出发前教练作了严肃的动员,并对纪律作了严格的要求。所以能在活动完成谈感受的时候激发出大家的真情实感,反之,如果在出发前,教练的动员工作嬉皮笑脸,对纪律的要求漫不经心。大家试想,这样的活动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吗? 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而情境的成功创设必须依赖于过程的仪式化。 第三、仪式化可以让学生更上进。 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所以我们每学期都会举行对学生的表彰大会,但同是表彰,如果组织不力,过程松散,则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要大打折扣的,同是发一张奖状给学生,老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拿给他和在表彰大会上庄重的发给他,哪个效果更好,不言而喻。 “仪式化”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潘先生在难中》的艺术特色 | 下一篇:“问题式”阅读课文教学法的使用..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仪式 教育教学 作用 | 2013-01-03 08:19:5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