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免费获取|
毕业论文网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论文降重|
  • 职称论文发表|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原创论文|
  • 论文开题报告
搜索

当前位置:毕业论文网 -> 论文下载 -> 资料论文下载 ->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 物流管理论文资料| 人力资源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 财管管理论文| 工程管理| 安全管理| 乡镇企业管理| 电视制片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物业管理|
工程管理论文资料| 工商管理论文下载| 信息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酒店管理| 免费物流论文| 工商管理| 行政管理| 物流专业论文| 免费旅游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本文ID:LW58698 价格:100积分 → 信用说明

扫一扫 扫一扫
本站会员可自行下载:下载地址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收费:10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摘 要]以引导和鼓励的方式为基础,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探索在作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使作文这个拦路虎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  语文  作文  学生
 作文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文字进行写作的活动,作为一种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它能够最有效的发展学生语言力和思考力。同时,作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因此,写作文很重要,但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千方百计逃避作文,其实这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略有心得,现总结如下。
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素材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需要而作,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作文。但现在不少学生的作文脱离实际,凭空想象,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就用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整篇文章干巴巴的,让人读起来索然无味。所以,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组织学生参与生活。
 1、先观察后作文。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的形象事物,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进而产生表达的愿望。例如:在准备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首先提前一周让学生观察动物,并每天记录自己的发现,一周下来,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动物已了如指掌,有些学生从原来不喜欢动物到现在和动物建立深厚感情。有这样的经历,学生写起来还有困难吗?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或者指导学生观察,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写作文,这样学生会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2、先实践后作文。如有计划的设计游戏编导小品、外出旅游等。三年级又一次作文是难忘的一次活动。为此,我在班会课时,组织学生做添鼻子的游戏、做蛋壳玩具、击鼓传花等,学生参与了整个活动,同时也体会到活动的乐趣。那么,再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历和感受,自然兴趣盎然。正是因为让学生亲眼看到了、亲身体会到了融入了生活,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认识能力,因而学生有话可说,所以文章很有条理、语言也比较生动、具体、具有生活的气息。
 二、多读书、读写结合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已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共识,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在作文教学中我让读与写同步进行,让读促进写、让写激励着读。我利用我校读书室藏书丰富的优势,每学期我都会给他们推荐几本好书,同时,我班也有自己的读书角,借还图书有严格的制度,全是由学生自己管理,笔记天天记、日记周周写。此外,还尽力鼓励学生家长不断给孩子订阅或购买能让孩子陶冶情操,增长见识、获得乐趣的书。引导家长把家庭建成让孩子潜心读书、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愉悦成长的乐园。
在引导学生博采群芳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他们多向分析、立体思维的习惯。日本创造家嘉佑典说:“我们应该学会从各个角度看问题,一样东西,从坐着、站着、蹲着、站在凳子上等,各个不同角度,就会看到不同的样。”所以学习需要在平时培养学生多分析、多思考的习惯。如学生读了《东施效颦》的故事后,学生的感受不同,有学生认为东施的做法是错误的,但有的学生却认为东施没有错。于是我让学生写一篇自己想法的作文,学生都积极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原创论文资料流程 相关论文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的.. 下一篇: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语文教学 作文 教学 2013-01-13 12:51:37【返回顶部】
发表论文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论文资料


毕业论文网提供论文范文,论文代发,原创论文资料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0 毕业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