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游戏(或玩具) 的教育价值新探 ------推行民间游戏,倡导合乎天性的幼儿教育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都说“爱玩的孩子聪明”,但是,我觉得现在的孩子似乎没有我们这一代人会玩。尽管市场上、幼儿园、家中、孩子的玩具琳琅满目,但玩具受宠的时间往往很短,面对一大堆玩具,还是不断地嚷着要买新玩具,而一离开玩具,孩子们便无从玩起。为此,我想起了我们的童年时代,记得那时,一根橡皮筋、几个沙包、几个木块儿也许就是我们所有的玩具,但却视若珍宝,百玩不厌。于是,我想,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质朴的孩子,我们要努力倡导一种合乎天性的幼儿教育。让爱玩的孩子会玩、能玩,在轻轻松松的玩耍中自然地成长。众所周知,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形式,能满足儿童的需要,能带给儿童快乐。我们便以游戏为突破口,注重游戏的自主、自然、自选、自教和自创,在绚丽多彩的现代游戏中加入一些返朴归真的民间游戏,从而让孩子们在幼儿园这块沃土上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一、投放简易的游戏材料,使游戏成为自主的活动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玩具如果只是按固定的模式让儿童模仿,那是死的,这类玩具表面上变化多端,实际上是死的玩具。”现代玩具大量运用声、电、光等技术,色彩鲜艳,造型别致且有许多机关和按钮,但它们功能单一,以成人的技术代替了孩子的创造过程,孩子们充其量是个玩具的摆弄者。我们认为,好的玩具应该便于孩子操作、组合和创新设计。 我们在活动区投放了大量廉价的、简易的、甚至是废旧的小物品,如铁环、玻璃弹珠、陀螺、泥巴等,引导幼儿主动驾驭这些物品,做玩具的主人。渐渐地,滚铁环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有的独自练习滚,有的自由结合比赛滚,有的围绕场地玩花样滚,好不热闹。我们还在活动室投放一些生活中的自然物品,如大米、黄豆、草绳等,孩子们堆砌、搬运、过滤、编织,有的用漏斗把大米装袋卖,有的用黄豆喂宝宝,有的用草绳编辫子。玩法花样百出;孩子们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中。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丰衣足食的独生子女也不能丢下这一课。在推行民间游戏的过程中,玩具物品的因陋就简和举一反三正好辅助了教育。 二、开展活泼的徒手游戏,使游戏成为自然的活动 应该说,玩具是孩子的宠物,但是,很多时候,孩子们的玩耍是不需要玩具的。因为,在孩子们的眼中,万事万物都有可替代性,再说,没有玩具就不会玩的孩子也绝对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一个孩子除了慈母的温暖怀抱外,不需要太多别的东西。为此,我们大力推行徒手游戏,让幼儿利用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进行游戏,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操作简便,即刻可玩。如抬轿子,猜拳解扣或跨步、捉小狗、斗鸡等游戏。我们在幼儿来园、离园、饭前、饭后、课间活动时给孩子们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让他们自主地玩一些徒手游戏。这样,既增加了幼儿活动的自由度,又进行了幼小衔接工作,使孩子们入小学后课间活动时能够自主而有序地玩耍,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独立性和合作性。 三、创设宽阔的游戏时空,使游戏成为自选活动 传统游戏(或玩具) 的教育价值新探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创设情境 趣学数学 | 下一篇:刍议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传统 游戏 玩具 教育 价值 | 2013-01-15 10:07:3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