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如何纠正学生的品德偏差 【摘 要】学生产生品德偏差,不是单纯的思想问题,而是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品德偏差的学生普遍存在于学校,这既直接影响了学生本人的健康成长,又间接地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影响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秩序。教师只有关心每个孩子不同的性格特点,才能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发展轨迹和行为表现状况,才能及时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和教育学生,尽早纠正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中的偏差,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鼓励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字】学生 教师 品德 偏差 爱 学生的品德偏差,顾名思义它是指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种长期的,屡教不改的违规违纪的不良思想品德。导致孩子形成品德偏差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家庭的、学校的、朋友的、社会的的等等很多方面。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能够按照一定的道德和价值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所以努力纠正学生的品德偏差,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下面就来简单谈一谈,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纠正学生的品德偏差: 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们的教师不要认为孩子还小,还不懂,跟他们讲那么多的道理也没用,就只会单纯的使用批评的教育手段,有时候甚至想用威吓的方式让学生不再犯错。其实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有很大的潜力,有些道理他们也能明白,就要看你用什么方法。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德发现,对于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来说,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更易于使他们信服,而对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来说,只提供正面论据更好些。所以,如果针对的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正面论据进行教育,富有感情色彩、生动感人的说服内容更能够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有的孩子有爱说谎话的坏习惯,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讲《木偶奇遇记》的故事,用匹诺曹来教育孩子说谎话是不对的,一定要努力改正;当要教育孩子孝顺自己的爸爸、妈妈时,可以给孩子们讲《陈毅探母》的故事,以伟大人物的正面形象来教育孩子。而对于文化程度较高一些的学生,则使用正反两方面的论据更为适合,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逻辑性强的说服内容,充分说理。 浅谈教师如何纠正学生的品德偏差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谈民族地区的拼音教学 | 下一篇:浅谈国内私有民营企业刚性管理的..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教师 如何 纠正 学生 品德 偏差 | 2013-01-21 09:35:32【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