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笔下的唐代女性形象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中曾说“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也还从这一刻起,女性亦从女神地位沦落到了女奴地位,在男权社会里过着受压迫、遭蹂躏的苦难生活。对于妇女凄苦无奈的生活,先秦时期的《诗经》就有所描绘,如《氓》、汉乐府中《白头吟》和《孔雀东南飞》等。 封建社会是以高度的专制统治和摧残人性为其本质特征的。随着封建制度的稳固和发展,妇女所遭受的压迫就更加深重。《大戴礼记.本命》说:“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礼记内则》又说:“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去”。这些条文是强加在妇女身上的枷锁,在这些“合法‘的条文下,妇女的地位朝不保夕,常常遭受遗弃,命运悲惨不堪。 即使在较开放的唐代,妇女的命运同样免不了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七出”等礼教的束缚,她们也不过是男子的玩物而已。唐代诗人用笔写出了对她们的深切同情,其中尤以白居易为最。白居易描写了各个阶层的女性,以深切的同情写出她们的喜怒哀乐:有终年忙碌却难保温饱的劳动妇女,有靠姿色和技艺得以生存的妓女,有“春深一食饥”的道姑,有在宫廷里过着非人生活的宫女,更有大胆追求爱情的天真少女……显示了唐代女性生活的广阔画面。这不仅在唐代,甚至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也是罕见的,本文就白居易诗中的女性形象略作分析。 (一) 白居易现存诗歌有三千多首,女性题材的诗就有二百余首。白居易对妇女的态度是他同情人民疾苦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中的女性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了唐代各阶层妇女的思想和生活。 白居易笔下的唐代女性形象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白衣天使需要和谐的内在美和外在美 | 下一篇:《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刘备形象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白居易 笔下 唐代 女性 形象 | 2013-02-08 16:12:35【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