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人物诸葛亮的形象 在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作者耗费大量笔墨,满怀热情,并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出了一个最为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人。是汉末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建蜀国,兴汉业,励精图治,呕心沥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火,展现了一代蜀相伟大的胸襟气魄,令读者敬仰。 一.胸怀大志襟怀高迈潜心钻研。 诸葛亮生于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十四岁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家乡来到荆州,十七岁诸葛玄病逝。诸葛亮便失去了生活依靠。尽管此时他与荆州刘表及其大将蔡瑁都有亲戚关系,但他胸怀大志,襟怀高迈。不愿托庇于权门。于是便隐居隆中,靠种地维持生计。建安四年,十九岁的诸葛亮从师于司马徽,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不仅继承了前秦兵家的优秀理论,还有不少触及并超越了前人所没有注意到的可贵之处。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他关注天下大事,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知识。最典型的要数诸葛亮对于士兵在战争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给予了充分重视。诸葛亮认为“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又能之将,不可以胜。”这里的“有制之兵” 即是指政治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士兵。这样,即使将领的指挥才能少差一点也不一定会打败仗,相反如果部队政治素质差战斗力不强,作战将领总让优秀也不一定会打胜仗。他还主张“兴战必用众心”和“察众人之心,扬士卒之能。”诸葛亮高度重视士兵在实际战争中所起到的作用。这不仅符合当时蜀国地处边陲,良材稀少的具体国情,又较前秦兵家在对待士兵作用的问题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完美的升华。 二.诸葛亮非凡—智慧及军事谋略。 诸葛亮善于把握天下形势,总揽全局,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刘备在多年的军阀混战中,始终没有占据到一个固定的地盘。经徐庶之的推荐,势单力薄的刘备三顾茅庐。向年仅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请教。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刘备对诸葛亮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 …”诸葛亮回答说:“…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 论三国人物诸葛亮的形象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少数民族学生潜能培养 | 下一篇:论全面发展的教育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三国 人物 诸葛亮 形象 | 2013-02-08 17:49:15【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