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民族学生潜能培养 ――从培养扩散性思维能力入手 在重视民族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普通中学民族班学生的全面素质,对于有民族生培养任务的中学来说,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育观察和思考,笔者认为,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他们的发展。 一般来说,民族班学生都来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或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学生在进入普通中学前,他们都处于相对贫困、落后、闭塞的社会环境中,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交往素质、能力素质、外在素质等方面与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城镇学生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当他们从贫困、落后、闭塞中走出,来到普通中学后,有的学生会在全新的环境中兴奋不已,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有的学生会自惭形秽,盲目自卑;有的学生会因交往能力差而感到孤立无助,惴惴不安。有的甚至会被吓得再“逃”回原来得教育环境中。 从整体素质看,少数民族学生是一个弱势群体,教师作为一个教育者,应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使他们摆脱其弱势,跟上时代的步伐,是我们扶助及培养民族生的任务之一。要使民族生全面提高素质,我们不能象对待城镇学生那样进行。我们应该从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现实对他们进行教育,即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1992年秋,我县招收首届初中民族班,学生来自全县的少数民族山区。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民族班学生的思维较为单一、保守,没有城镇的学生那么多“鬼点子”,在处理问题时,灵活性不够。这是由于在山区教育那块“贫瘠的土地”上显得有些“营养不良”的结果。同时,我又发现学生并不“傻”,他们也有“得天独厚”的一面:诚实淳朴,勤奋好学,求知欲旺盛,竞争意识强烈。针对这些“特性”,我因材施教,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强化训练,现已初见成效。近三年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从培养扩散性思维能力入手,能够发掘少数民族学生潜在的智力内质,帮助他们打开智慧的闸门。 一。一事多法 论少数民族学生潜能培养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受贿罪主观方面构成 | 下一篇:论三国人物诸葛亮的形象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少数民族 学生 潜能 培养 | 2013-02-08 17:49:3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