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网络语言就是用某些字母和数字、符号来表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现今,“恐龙”、“青蛙”、“稀饭”、“灌水”等这样的网络语言到处盛行。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网络语言究竟是新新人类的文字游戏,还是现代汉语的积极发展?网络语言究竟是古老汉语的一种新时代的烙印,还是把纯洁的汉语带入了一个歧途?我们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本人在这谈点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还望指正。 一、网络语言的使用现状 “周末,读大学的GG回来,给我带了很多好东西,都是“偶”非常“稀饭”的,就“酱紫”,“偶”就答应GG陪他去逛街吃KFC……” 读到以上文字,你会不会觉得一头雾水,其实,这就是目前流行的“网络汉语”,简称“网语”。在中国,如果你不懂得这些缩写的网语,就说明你已经老土了,过时了。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形象的形式,一经产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得到迅速发展。 无独有偶,在台湾,年轻学生也在流行使用网语,当地称为“火星语”,例如,“3Q”就是THANK YOU ,“ORZ”则是英文字母的象形文字,O代表头,R是人双手扶在地面,Z是双腿跪在地上,意思是“五体投地”。 另外,我们在网络上还看到搞旅游的成了“驴友”,搞摄影的成了“色友”,高学历能干女子是“白骨精”,嫁不出去的则是“剩女”------当下社会,语言创造力旺盛,新词新语层出不穷。适当的幽默没什么不可以,能够显示出一个民族文化心态的轻松,但不能一味追求颠覆,自行其是,拒绝规范,甚至“扭断语法的脖子”。 网络语言包括汉语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或图片。网络语言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数字型:一般是谐音,例如:“555”代表“呜呜呜”的哭泣声;“886”代表“再见”;“14535”代表“你是否想我”;“3344520”代表“生生世世我爱你”,等等。 字母型:例如:MM=美眉 、PP=漂亮 、BT= 变态、 GG=哥哥 、BB=宝贝、BC=白痴 、COOL=酷、CU=再见 、LG=老公 、 LP=老婆,等等。 论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我国的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制度 | 下一篇:论托幼教育一体化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网络 语言 现代汉语 影响 | 2013-02-10 12:27:2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