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教育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认知和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基于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 大量实验研究于八十年代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关注,特别是在当前美国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因为这一理论向传统的评估学生能力的观念提出挑战,已成为近十年来西方许多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彻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精练地点明做出这个决定的时代背景和它的目的意义。《决定》第一部分的标题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 ·加德纳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学导向不谋而合。此理论的出现,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的经验和策略。 一、注重受教育者个体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反思教育教学,不难发现,在培养受教育者个体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以致于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将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表现在与人协调工作的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能力、与社会交际的能力等方面都比较欠缺,并暴露出娇弱、责任心不强、毅力和意志力薄弱等种种束缚自身创造发展的弊端。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现实生活要求每个人均应充分利用多元智力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能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没有先例可循的新问题,特别是解决难题的能力。因此,教育教学内容的重点应放在对受教育者书面语言能力和抽象逻辑能力培养上,注重对受教育者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之掌握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社会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能力。如果我们教育对象的头脑总是被清规戒律捆绑,总是受客观情理的制约,是无法体现个人价值的,更谈不上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所以,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从而形成人的智力特点和表现的不平衡。我们应帮助受教育者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同时让他们的弱势智力领域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由此激发学生自由自在的创造火花。 其次,应充分挖掘教育教学内容中的创新因素,并进行创新性的教与学。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的智力领域不能是单个或几个,而应该是全方位的,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知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智力潜能,从而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而促使学生不断萌发创新意识,迅速提高创新能力。 再次,提供适宜的条件刺激,既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促进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启发我们,要重新思考和设计课内外和校内外的诸多实践活动,使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锻炼和表现每个学生的个性才能。故在设计和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时,应体现“3个全面”。(1)内容全面。根据不同的智力领域和知识范畴来确定不同的 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教育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反抗的意志复仇的悲剧 | 下一篇:对农村美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多元 智能 理论 素质教育 | 2013-02-10 19:03:2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