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我的成长助手 [摘要]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形成影响。他同时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善于反思,可以让我们更辩证地看待自己和别人、今天和昨天,别人的不都是好的,昨天的也不都是坏的。反思是对过去的一种思考,从中可以汲取教训,也可以总结经验,只有经过反思以后的认识,才能真正变为自己的思想。 [关键词]自觉反思 提升 成长 在我从教的十余年中,不断的反思让我日趋成熟,反思的过程是自我解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存在许多痛楚,但其中的收获却会让人欣喜不已!以下就是我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与收获,以期进一步自勉。 一、反思——痛并快乐着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通常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是诱发痛苦的行为,缺乏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好的意志品质的人往往望而却步。我们都知道,反思既可以是个人进行的,也可以是小组的形式进行,个人的多为对自己教育随笔一样的,自己对自己的反思,而小组的,可以是教研组业务学习时对某位教师教育活动的研讨与解剖。 诚然,每个教师在他(她)的职业成长生涯里都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然而初为人师的时候,我们可能对一度对反思产生憎恶心态,为何非要自己挑自己的毛病?为何那么多老师围攻着我,如此咄咄逼人?难道自己真的存在这么多的不是?在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就真的有那么多“刺”可挑?殊不知,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虽然坎坷,却是一条捷径。 记得我曾组织过一次小班的科学活动《蛋宝宝站起来》,活动前我在每张桌子上摆放了画有小宝宝模样的熟鸡蛋,非常可爱。活动一开始,在“我是解放军” 的音乐伴随下,我带领幼儿有节奏地踏步进入活动室。一进活动室,桌上的“蛋宝宝”就吸引了大多数幼儿的眼球,几个幼儿还忍不住地走近桌子想看个究竟。但此时的我,却按部就班地“执行”着我的教案:“请小朋友帮蛋宝宝想想办法,让蛋宝宝也能够象解放军叔叔一样站起来!”任务是布置了,可没几个幼儿入耳,他们的注意力完全被桌子上的蛋宝宝所吸引,这样一来,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该如何操作,第一个要求我就花费了好多口舌才勉强说清……课后,我对自己组织的活动进行了反思,总结出自己的临场应变能力还不行,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事顿时就措手不及了,太呆板,心里只有一份教案……随即,教科研组成员对我的这次活动也展开了讨论,就这一问题大家谈了很多,A老师说:“活动一开始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应从幼儿角度思考问题,此时孩子需要的是什么?他们是那么渴望想去看看蛋宝宝,摸摸蛋宝宝,他们无法静下心来听老师说什么了,那老师应该怎么做呢?应该因势利导地创造条件来满足幼儿的愿望!”B老师说:“教案只能起一种指导活动组织的作用,活动 反思——我的成长助手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甘肃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 下一篇:反抗的意志复仇的悲剧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反思 成长 助手 | 2013-02-10 19:04:20【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