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型员工正逐渐成为现代组织的主体,是新型的工作群体。如果仅仅运用传统的激励手段去管理现代企业的知识型员工,往往会使企业陷入困境。因此,有必要探讨运用现代激励手段和理论工具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激励。本文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结合知识型员工的概念、特点以及玛汉·坦姆仆的激励模型,进一步深入研究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对策。 1959年,世界著名管理大师、被美国《商业周刊》誉为“我们时代最久盛不衰的管理思想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在《明天的里程碑》中最早提出了“知识工作者”的概念。在倡导终身学习崇尚创新的新时代,知识作为资本所产生的影响已成为社会共识,“知识就是力量”的理念有了时代的内涵,对拥有知识和创新技能的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引起社会和组织关注。因此如何管理和 开发知识型员工,了解他们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干劲,成为新经济时代的管理者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力图通过全面论述,为企业进行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所谓“知识型员工”(Knowledge Workers) ,又称之为“知识工作者”、“知识员工”或“知识工人”。它是随着知识经济浪潮和知识管理革命而兴起的一个概念,至今学术界对此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现在被大家普遍接受的知识型员工的概念是:“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并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的脑力劳动者。”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一种思维性活动。 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经过大量实证研究后认为: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前四个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他的研究发现,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前四个因素分别为:个体成长(约占总量的34%)、工作自主(约占31%)、业务成就(约占28%)、金钱财富(约占7%)。玛汉·坦姆仆的研究成果论证了这样一个事实:知识型员工对内在薪酬因素的重视,远远超过金钱带来的激励。因此,在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管理中,对其创造欲、成就欲、尊重欲和自我实现欲的满足是激发其潜能的重要方面。 谈知识型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探寻音乐与生活 丰富音乐课堂 | 下一篇:谈汪文宣、曾树生及其婚姻悲剧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知识型 员工 人力 资源管理 开发 | 2013-02-11 10:16:1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