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作者对小学低年级计算机学科教学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具体介绍了在构建以兴趣教学为主线,网络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素质为目的的低年级教学模式中 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三段式 兴趣教学 网络教学 素质 众所周知,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索质的主要途径。所以,随着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它必将是走向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作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一部分的小学计算机学科教育,它的探索与发展,也就成为了计算机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在小学低年级计算机教学方面谈一些笔者的体会与做法,以探究在小学低年级开展计算机学科教学的模式。 一、从三段式教学谈起。 小学计算机教学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即计算机学科教学与小学各年级之间知识的渐进性之间的关系问题。以我校为例,从96年开始全校六个年级全部开设了计算机课。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就根据各个年级不同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确定了按照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开设不同的计算机课程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在低年级段,学生尚处于知识的萌芽状态,整个大脑的发育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学生这一阶段的年龄心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做,不仅符合儿童阶段的认知结构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赋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以使用益智教学游戏为例,学生通过操作老师为他们准备的-些找找错误、考考记忆力等的游戏软件,不仅从小培算了他们的逻辑判断及思维能力,而且使他们行为的规范性、坚持性大大增强。 中年级段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已普遍提高,也已初步形成了自身的知识结构,形象思维以及记忆能力也大大增强,所以,这-阶段便加以系统性较强的汉字输入、编辑以及画笔等的学习。我校在吸取外校经验的基础上,在三、四年级都开展了电脑辅助看图写话、作文等实验。这样使计算机教学与语文常规教学相结合。所以,学生进行看图写话、作文的基本功,即汉字输入,就必须过关。这样,汉字输入便成为了中年级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还注意运用易有游戏性的打字软件,使学生感受到进行汉字输入的乐趣;另外,还采用比赛的形式来进行练功,这样、既使学生感到汉字输人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又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进行电脑辅助看图写话及作文的实验。不仅使学生的汉字输入能力大为提高,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了明显提高。中年级学生的兴趣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这一阶段也配合以画笔、学生用辅助教学软件、益智教学游戏等的教学。 在经过了低、中年级段的知识积累之后,高年级的学生已对计算机有了初步认识,而且较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也已为下-步进行较专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准备了条件。所以对高年级段的学生就可以进行DOS基本命令, WINDOWS基本操作及简单的程序设计(如LOGO语言)的教学了。通过五、六年级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就可以达到具有对计算机简单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目标了。而且也为学生升入初中,进行下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小学低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初探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 下一篇:小班幼儿游戏区域的创设与指导策略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小学 低年级 信息 技术课 教学模式 初探 | 2013-02-11 10:23:03【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