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对幼儿品德行为的教育 [摘要]幼儿时期是幼儿品德教育的关键期,良好的品德行为对幼儿各方面发展都起到促进作用。品德教育不仅能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使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且是一切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抓好幼儿期品德教育,能为幼儿今后的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论文主要从家长教育、幼儿园教育、家园共育三个方面来谈如何加强幼儿的品德行为教育。 [关键词]家长教育 幼儿园教育 家园共育 随着当今社会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使得孩子与孩子之间应该发挥的平等、互助、谦让的品德行为越来越少。我们要充分利用幼儿品德行为教育的关键期,加强对幼儿的品德行为教育。鲁迅说过:“儿童的行为,出于天性,也因环境而改变,所以孔融会让梨。”如今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家长都是围着孩子转。把孩子当成是家里的宝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弄疼。导致现在的孩子比较顺心,没有谁与孩子争抢任何东西,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再加上有时孩子的行为没有得到家长及时的制止,导致孩子应该有的平等、互助、谦让、诚实的行为慢慢变成了不懂得公平、自私、蛮横不讲理、不诚实的行为。教师和家长应该一起努力帮助孩子树立平等、互助、谦让、诚实的品德。 一、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加强幼儿品德教育 (一)家长树立榜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最近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它告诫父母千万要起到表率的作用。有时家长的行为会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但是如果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就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从而影响孩子的品德行为发展。首先,要让孩子知道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家长的一言一行在孩子面前已经起到了示范的作用。让孩子知道:只有你尊重了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其次,幼儿有了良好的人格,对今后的品德发展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帮助幼儿品德正确发展 家长的过分宠爱,甚至是溺爱导致孩子发生矛盾时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处理。这些问题与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首先,有的家长当着孩子插队、当着孩子的面与别人争吵、碰到孩子与孩子争吵的时候不是及时劝止而是告诉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就打还他。”遇到孩子做了一些好事,家长不但不表扬还立刻制止,并且告诉孩子以后少管这些事情。这样的教育方法都是影响幼儿品德行为良好发展的因素。因此,作为家长,在培养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是一定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正面诱导,幼儿年龄小,模仿力强,各种心理过程都带有具体形象性,对亲眼目睹的行为接受的快,家长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把自己好的一面表现在孩子面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如家长在孩子面前主动排队、凡事懂得谦让别人;鼓励孩子学会说“对不起”、“谢谢”等可以引导幼儿品德正确发展。其次,诚实守信是孩子必须具备的,对孩子以后在社会上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在社会上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反之,我们将远离他。诚实守信就必须从小教育,对于孩子诚实的表现,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教育孩子要勇于正视、承认自己的错误,让他明白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错误。可是,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说谎话没什么大不了的,等长大了会好的。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卢梭说过:“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能够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家长不要认为孩子还小,说些谎话没事的,等长大了懂事了就不会说了。从而一次次的纵容孩子说谎,导致孩子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教育而后悔莫急。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在发现孩子第一次说谎的时候不能不以为然,而是要及时予以制止,提醒孩子不能说谎话。 (三)适时教育,帮助幼儿树立正确地品德行为 重视对幼儿品德行为教育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重视数学实验 加强实践指导 | 下一篇:中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重视 幼儿 品德 行为 教育 | 2013-02-11 11:29:2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