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的叙事艺术 [摘 要]《孔雀东南飞》,汉乐府诗篇名,因其首句为“孔雀东南飞”,故名。最早见南北朝时陈代徐陵的《玉台新咏》,题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全诗一千七百多字,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罕见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焦仲卿与刘兰芝相爱至深,因为家庭压力而被迫分手,以致酿成生离死别的人间惨剧。《孔雀东南飞》艺术成就很高,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碧。文中成功地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有代表封建礼教的人物,也有焦仲卿、刘兰芝这样的反抗斗士。作者以无限同情的笔触全神贯注地从各方面来刻画刘兰芝这一正面人物,通过这些描述来表现反封建礼教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叙事诗歌 艺术成就 《孔雀东南飞》 一、《孔雀东南飞》的艺术特点 1、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 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孔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文章的男女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一对普普通通的夫妻。但是作者通过描述两人凄美的爱情故事,处处透入出劳动人民朴实的感情。 以女主人公刘兰芝为例。在封建社会中,女子相夫教子,孝顺公婆被视为道德伦理标准,在家庭中扮演着配角的角色。文章中刘兰芝是一位爱丈夫,孝敬婆婆,友善小姑的标准的好媳妇。在遭到蛮横婆婆百般虐待,被婆家驱逐时,她显现出了勇敢而坚毅的性格,对婆婆不卑不亢。回到娘家后,她又准确的预料到了家人的反应,坚决拒绝兄长的再嫁安排,最后为爱殉情,又表现出了敢于反抗不平的封建礼教的勇气。刘兰芝的形象可以概括为温柔善良,坚定勇敢。 男主人公焦仲卿是一个官府吏员。当时中国正处在士族门阀制度萌芽发展时期,特别讲究人的出身门第。焦仲卿作为政府工作人员,虽然职阶卑微,但是也算是社会的入流人员。父母对他的期望值很高。因此,作者一方面肯定了男主人公的斗争精神,一方面又从各个细节的描写中直白的指出了他懦弱的一面,比如听说妻子自杀殉情的消息后,辞别母亲,“庭树下徘徊”了一阵子后上吊。 除了男女主人公外,作者还描述了一些配角人物,太守、媒婆等等,都在必要的地方做了准确的刻画。反面人物的焦母和刘兰芝的兄长,是封建礼教和宗法势力的代表,对其简单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古诗源》(沈德潜):《孔雀东南飞》,“古今第一首长诗也。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 2、简练的文字结构 《孔雀东南飞》在题材的选择上挑选了一个发生在民间的真实的、但又很普通的事情。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作者在选择家庭爱情悲剧为题材创作诗歌时,对故事情节的主线把握非常出色,文字描述详略得当。 比如描写离开焦家的时候,刘兰芝拜母别姑时的态度;再嫁期定的时候,定婚衣首饰时她的态度;到最后坚贞不渝,坚决不改嫁而自杀时刘兰芝没有一点迟疑和犹豫。从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对女主人公的申请描述上下了重笔。而在文章最后,男女主人公双双殉情后,家庭悲痛的描写就一笔带过了。 3、简介明了的故事主线 《孔雀东南飞》的叙事艺术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老人与海》读后感 | 下一篇:《傲慢与偏见》读后感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孔雀东南飞》 叙事 艺术 | 2013-02-11 11:32:3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