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恨绵绵无绝期 苍凉的末世才女-张爱玲 题记: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张爱玲《爱》 张爱玲,挣扎在滚滚红尘中,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上海女作家,她出身贵族,却如同所有平常女子一样堕入凡间,她用她的一身演绎了一段传奇,告诉了我们一个关于爱与恨的故事! 张爱玲的小说以悲剧故事见长,而“苍凉”是其悲剧叙事风格的内核。她笔下的人物虽然经历各异,但无不演出了一幕幕生存悲剧。她最注重的是女性人物,她笔下的女人们因袭了女性生理、心理的历史陈迹,一代又一代地挣扎、堕落,无论怎么样都没有出路。她的作品中写爱情,但不是那种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结局是花好月圆、洞房花烛的恋爱故事,而是一种哀情,一种不健全、不完满、不正常、不幸的爱情。 苍凉是飞扬与热闹之后的安稳与真实,飞扬是浮沫,热闹是虚伪;飞扬与热闹是短暂,苍凉是永恒。后来她远走美国,数十年离群索居,发表的作品也很少,也许活得安稳静好,却也一直和包围她的苍凉共存。张爱玲自己也承认,她最常用的字应该是苍凉:苍凉是飞扬与热闹之后的安稳与真实,飞扬是浮沫,热闹是虚伪;飞扬与热闹是短暂,苍凉是永恒。 你说你不喜欢张爱玲的“苍凉”。但我认为正是她的“苍凉”才是她更胜王按忆一畴的地方。她对于人生存困境的理解的深刻,对于人性的挖掘的深刻,都达到很高的造诣。她的苍凉带有她人生经历的沉积和理解,“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她一生内心的期盼但有不能实现的誓言,这样的人生是多么的苍凉! 张爱玲1920年出生于上海一个门第显赫的官僚家庭,她的祖父张佩伦是满清大臣,清流派名士,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他的父母在文学方面都有较高的修养。可惜张爱玲来得太晚了,家族的显赫、繁华已成为过去。她只看到了一个灰暗的、巨大而有虚浮的王朝背影。“热闹已经过去了,没有我的份啦,哇——”年幼的张爱玲曾在一个大年初一从逐渐稀疏的鞭炮声中惊醒过来,又哭又闹,“穿上新鞋也赶不上了。”童言无忌,一语成谶。辛亥革命结束了一个时代,也改变了张氏家族的命运。张爱玲没有赶上显赫、繁华的热闹,却赶上了父母无休止的争吵、离异的“热闹”。父母终于离异。母亲出了国,父亲又结了婚,张爱玲有了继母。有一次,因为一件小事,惹恼了继母,随之遭到了父亲的毒打,然后把她监禁在一间房子里。她感到这座生她的房子“忽然变得生疏了”。她从“蓝色的月光中读到了静静的杀机”,“觉得数星期之间已经老了许多年”。她渴望“有个炸弹在我们家,就同他们死在一起我也愿意”。并且在漫长的监禁生活中,有半年多害着沉重的痢疾,由于父亲不给看病,她差一点死去。她躺在床上“看着秋冬的淡青的天,也不知道现在是哪一朝哪一代,朦胧地生在这所房子里,也朦胧地死在这里吗?死了就在园子里埋了”。由于跟父亲、继母的冲突,她选择一次机会逃出了父亲的家,也逃离了旧式家庭的生活方式。比较而言,母亲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修养是张爱玲喜欢和向往的,她怀着对新生 苍凉的末世才女——张爱玲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城市低保制度的建立 | 下一篇:班主任工作漫谈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苍凉 末世 才女 张爱玲 | 2013-02-11 11:36:20【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