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艺术进课堂之浅见 [摘要] 京剧是国粹。让学生领略国粹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有的艺术特色,对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怎样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京剧、理解京剧,是一个比较细致的工程。根据本人的调查和思考,我认为我们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形成高度共识。京剧进课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欣赏到京剧的美,更是一种培养、一种认知,是转变单一的美育为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一个实验,我们应该形成这样的共识。二、做好师资培训。三、从抓兴趣切入。四、做好典型引路。在学生走近京剧的实践中,要发挥好排头兵的引路作用,要树立起生、旦、净、丑学习的佼佼者,从普及到提高,由提高达到普及。五、多听多看经典。京剧是一门含蓄较深的艺术,对于“生开荒”的学生来说,要从多听多看上下功夫,以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一旦点燃起小小的火花,学生的追知兴趣便会一发不可收拾。六、营造演出环境。学校要把“走出去”和“请进来”紧密结合起来,做好两轮同转,真正让京剧演出火起来。京剧艺术进课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认真研究探讨,一定要把这项教育举措做到实处。 [关键词] 京剧艺术 进课堂 浅见 教育部宣布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将占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试点,在音乐课堂中增加京剧教学内容。这是非常必要的。京剧是国粹。让学生领略国粹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有的艺术特色,让中小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这种艺术教育普及化的新尝试,对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怎样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京剧、理解京剧,是一个比较细致的工程。根据本人的调查和思考,我认为我们要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形成高度共识。 戏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京剧,包括评、梆、豫、越、黄梅等在内,高端人才的培养是难以速成突击出来的,必须从小进行十几年如一日的训练才有可能达到目标。京剧是一种综合了“唱、念、做、打”的多元艺术,不仅融合音乐、舞蹈、表演诸种艺术为一炉,需要学习者有相当的艺术天赋,更需要表演者有对历史与人物富于深度的思考、研究及把握。京剧所以被视为国剧,被视为中华文明的代表,也实在是因为它的博大精深,虽然浅尝辄止不可能学好这门艺术,但也可视其所下功夫多寡而有各自不同的收获——有的是唱腔的收获,喜欢了可以时时自娱自乐地哼上几段;有的是身段的,有兴趣了可以做几遍用来健身;有的是叙事的,记住了可为茶余饭后的闲谈添上一些佐料;有的是历史的,经过考证或许能为自己的研究提供论点以及论据。中国的年轻人,尤其是学生,接受真正的传统文化熏陶是非常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京剧经典唱段进课堂,当然是件好事。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在我这个外行看来,脸谱是绘画艺术,身段是形体艺术,即便单看唱词,夹叙夹议,如诗如歌,也是很好的文学范本。哪怕仅仅是读读这些经典唱段,也能学到很多历史知识、生活常识;还能学到比喻、排比等许多修辞方法,至少对写作文是一种帮助吧。所以,京剧进课堂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欣赏到京剧的美,更是一种培养、一种认知,是转变单一的美育为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一个实验,我们应该形成这样的共识。 二、做好师资培训。 京剧优秀传统剧目和优秀现代京剧是中华民族精神、伦理道德观念的艺术载体,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很好的途径。要让学生走进京剧,教师首先要了解京剧,掌握京剧的精髓。根据大多数音乐教师了解京剧知识不多的实际,需要教师下功夫学习。教师要了解京剧的历史,要花大功夫掌握京剧唱腔的内在规律。首先,要掌握京剧唱腔的发展历史;其次,熟悉一些经典剧目,能掌握一些名家名段的吐字发声;第三,学习好京剧音乐和配器,知道一些京剧的服饰等。教师通过对京剧知识的学习,逐渐掌握京剧艺术的深刻内涵,真正做到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先备一桶水。 三、从抓兴趣切入。 京剧艺术进课堂之浅见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纠正小小班幼儿室内体育活动退缩.. | 下一篇:借助信息技术拓展阅读教学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京剧艺术 课堂 浅见 | 2013-02-11 12:20:5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