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课题式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或生活中选择与确定某一课题,并以次“课题”为载体,以探究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问题探究的情景和过程,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增长才干,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技能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活动。一般来讲,课题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包括确立目标、选择课题、组织实施、成果展示与交流等基本过程。 一、确立目标 依据小学阶段的基本的特点,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主要有: 1、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2、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3、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认识。 4、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5、初步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为便于实施,我们可根据小学阶段不同学段的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里素质和知识结构等差异,将上述五项具体目标分解为纵向目标和横向目标两个系列: 纵向目标 初级:养成好观察、好质疑、好探究的心里倾向。 中级:学会观察与发现、发展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级:形成喜爱质疑、乐于实践、努力求知进取的意识和态度。 横向目标 初级:1、关心的态度 2、参与学习的兴趣 3、听、看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4、宽泛比精深的知识更重要 中级:1、参与的态度 2、独立思考与独立完成任务能力 3、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探究过程比获得的知识更重要 课题式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扩大就业渠道对我经济的重要性 | 下一篇:课程研发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课题 研究性 学习 实施 策略 | 2013-02-11 12:22:15【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