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在亲子活动中,家长和孩子都要准备 每年9月,2-3岁的幼儿要进入幼儿园,开始幼儿园的托班或小班生活。入园初期,幼儿的分离焦虑,家长的紧张焦虑,往往让9月变得混乱、忙碌、紧张,其程度不亚于一场战争,而这场“战争”的核心就是幼儿的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指幼儿离开家庭环境,进入幼儿园新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应,从而出现的哭闹、紧张、焦虑等一系列行为叫做分离焦虑。这一阶段,幼儿主要在情感、生活、人际交往方面不适应幼儿园生活。那么,如何让幼儿和家长在幼儿入园前就熟悉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模式,打一场有准备的“战争”,则能减轻或消除幼儿分离焦虑,使其顺利从家庭走向幼儿园。 一般情况下,幼儿园采取提前开家长会的办法教给家长一些让幼儿顺利入园的方法,家长也会通过咨询、查询的方法获得一些知识,但这些传统的家长和幼儿获得的准备方法要么片面,要么不易实施,还有的家长将所有工作推给幼儿园,致使幼儿入园前准备工作不充分,造成幼儿入园后分离焦虑依然严重,效果不明显。作为一名亲子园的老师,我认为,应该在亲子活动中帮幼儿做好入园前的准备,准备分两方面:一是幼儿的准备,二是家长的准备。虽然,幼儿是入园适应期的主体,但是幼儿不会有意识的自己进行准备和适应,这就需要在成人的辅助下完成准备和适应的过程,因此,只有家长和孩子都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及各项活动要求,共同做好入园前的准备,才能在入园后取得好的效果,更大程度的减轻幼儿的分离焦虑和紧张情绪。在亲子园早期教育中,我认为,幼儿的准备主要是熟悉幼儿园一日生活各项习惯和要求,熟悉新老师、朋友和环境,只有熟悉了,才能做到减少焦虑或不焦虑,就像孩子熟悉姥姥家,阿姨家、亲戚家和邻居家一样,他们熟悉了哪里,就会自然的待在哪里;家长的准备是要了解幼儿园的一切生活内容和教育要求,在入园前指导孩子向这些内容和要求过渡,还要了解孩子入园后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模式,学会与老师配合,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做好幼儿入园前后的衔接、承载、配合与输通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一、入园前幼儿的准备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在情感、生活自理和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不适应,导致分离焦虑、不愿来园、行为异常等。而这些方面经验的获得需要长期的培养和教育,并不是家长一、两次的引导就能形成的,需要在专门的环境下有计划的进行,因此,我认为,亲子园教师要从幼儿这几方面入手,帮幼儿做好入园前的准备。 (一)情感的准备。 幼儿情感上如果不适应,表现为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哭闹。在亲子活动中,给孩子和家长创造分离的机会,即:老师组织孩子们做游戏,家长不参与其中,这让孩子适应入院后没有家长的陪伴而独立活动。在实施中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家长旁观幼儿游戏,不参与;第二步是家长短时间离开幼儿视线,不参与。例如:老师独立带孩子喝水,做户外游戏,参观幼儿园等活动。幼儿与家长分离的时间可逐渐延长,使幼儿适应独立游戏的习惯。 (二)生活方面的准备。 幼儿入园前家长和孩子都要准备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思考 | 下一篇: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幼儿 家长 孩子 都要 准备 | 2013-02-13 11:41:1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