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教学法”的尝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学生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对此,教师绝不能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水到渠成。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就是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运用激励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发掘其潜能。因此,掌握和运用激励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 激励教学法是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内驱力为主旨,使不同差异的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中茁壮成长的一种教学策略,是在教学中进行的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肯定性评价。从教育心理学来讲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它有利于保持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有利于学生形成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有兴趣学习——积极学习——主动学习”的良性循环之中。如,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最需要的是认可;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最需要的是给予赞赏;当学生受委屈时,最需要给予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最需要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最希望得到的是鼓励;当学生有某一兴趣时,最需要的是支持。教师只要真正了解了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愿望,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1、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激励学生确立目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学生在学习中也有自己实现的目标。有的目标是将来能成就一翻事业,成为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有的目标就是考上重点高中,然后考一所好的大学;有的想把某一门功课学好,证明自己比别人强;也有的是希望把每一次考试都考好;也有的就是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得到大家的肯定等。为了提高目标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在学习中就要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目标。确立目标时不能定的太遥远、不能太简单、不能太难。比如数学成绩很好的学生,帮助他确立的目标应该是争取考第一名,或者竞赛获奖。而对一位后进学生,确立的目标不是期末考出好的成绩,而是要求他从每一节课,每一次作业中来确立。认真搞清楚每一节课学习的内容,作业能及时订正,或者能把作业都做正确。有的学生就是希望他能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能考出好的成绩,然后再努力。确立目标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的到。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产生于认识和需要,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也是参与学习的强大力量。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刚刚开课时,要使学生明白,学习生物科学,不单单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了解自己本身和所生活的环境,解释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生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因此,激发兴趣,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励学生探索知识。 “激励教学法”的尝试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精神胜利法”是阿Q寻找精神家园.. | 下一篇: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激励 教学法 尝试 | 2013-02-13 12:11:4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