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小说对劳动妇女命运的关注 [摘 要]鲁迅的小说,其主题之一是写在黑暗的宗法制度和吃人礼教的迫害下,中国妇女的苦难、挣扎和奋斗的悲惨之中。 一、靠幻想抗争命运的单四嫂是可怜的; 二、靠劳动抗争命运的祥林嫂是悲惨的; 三、靠勇气抗争命运的爱姑是勇敢的; 四、靠爱情抗争命运的子君是现代的。 鲁迅塑造的这些妇女形象告诉人们:妇女要想解放自己,绝不可对统治者报任何幻想,而必须投身到人民革命的斗争中去,推翻旧制度。 [关键词]鲁迅; 妇女; 命运; 悲剧; 鲁迅的小说,其主题之一是写在黑暗的宗法制度和吃人礼教的迫害下,中国妇女的苦难、挣扎和奋斗的悲惨境遇。作者把人物放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发掘他们受迫害的根源,既写经济剥削带来的痛苦生活,又写封建思想毒害下灵魂的扭曲。用笔揭开了中国社会问题的一角——妇女问题。 妇女问题是阶级社会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任何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如果没有妇女参加都不可能实现,所以妇女问题一直是一切有志于社会改革的人们的共同注意的中心。而在文学作品里,鲁迅可以说是第一个真正描写了普通劳动妇女命运的小说家。鲁迅反映妇女问题小说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第一次用了真诚、平等的态度展现出了旧中国劳动妇女的生活、遭遇和命运的生活图景。在这些作品里,鲁迅对待妇女痛苦命运的描写,也和对待其他农民和小生产者一样,不仅给了他们以真诚的同情,而是从一个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对他们自身的弱点也采取了批判的态度,而在批判的同时,鲁迅满怀深情地肯定和赞扬了中国劳动妇女的伟大品质。他的这些观点,在《明天》、《祝福》、《离婚》以及以知识妇女为描写对象的《伤逝》里,都得到了形象的反映。 一、靠幻想抗争命运的单四嫂 《明天》作于1919年6月,写一个守寡的妇女单四嫂子,失去唯一儿子之后的无穷痛苦。《明天》虽只写了单四嫂的生活片段,但是透过全文悲凉的氛围,我们感受到了黑暗社会的冷酷面目。作品中的单四嫂子是个年轻的寡妇,守着唯一的儿子宝儿靠纺纱度日,他把对明天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为了把儿子抚养成人,他生活在被愚弄、欺诈、调笑的环境中,挣扎着,反抗着,奋斗着,然而儿子 浅析鲁迅小说对劳动妇女命运的关注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析三曹诗歌艺术的特点 | 下一篇:浅析教学语言的艺术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浅析 鲁迅 小说 劳动 妇女 命运 关注 | 2013-02-13 13:35:02【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