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弃疾词中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 提到辛弃疾,我对他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敬佩。他在我心中是一位爱国英雄。他的诗词让我震撼。他所写的大部分的词都是在诉说自己的战斗经历和当时人们所关心的收复故国并统一中原的问题。这里面关连着天下的大计。他以激昂悲壮的调子,唱出了时代的哀怨和欢乐,民族的悲愤和希望。从中我知道他是一个有思想的爱国主义文人。 我主要从三方面叙述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来表达我对辛弃疾的敬佩。 一、从辛弃疾的生平事迹中我感受到的爱国主义精神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于金人统治的沦陷区济南,生活在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年代。他出生后,山东已在金人的铁蹄下,他从小就立下大志要收复失地。北方爆发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辛弃疾也投身了保家卫国的战斗中。虽然年龄上轻,可是胸怀大志。从活捉叛徒张安国,并收拢义军万余人投归南宋,不难看出他非凡的英勇和杰出的军事才干。 辛弃疾不但机智勇敢,而且文笔出众,他先后写了《美芹十论》和《九议》献给宋孝宗。不仅写出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而且为收复中原等提出一些具体的规划。但是,当时南宋朝廷主和派把持朝政,辛弃疾的抗金建议没有被采纳。后来,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任职期间,他的爱国主义主要精神表现在奖励生产,创办学校,训练军队,安定民生。为将来祖国的统一奠定基础。 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辛弃疾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鼓励当时不少有志之士的爱国情感,而且激励鼓舞着后人。还时刻牵动着我的心。使我受到感染。化成一种无穷的力量在心中写道:“努力工作,献身教育”。 二、辛弃疾的词的简析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 辛弃疾一生写了很多词,今存词六百多首。在两宋期间创作的最多。他写的词选材广泛,内容也很丰富。他的主题基调总是那样高昂。给人一种震撼力。同时体现了辛弃疾自心中而来的爱国精神。 由于,他年轻时曾经亲自率兵抗金。所以他的词中不断抒发自己做过一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在《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中的“燕兵夜足银胡录,汉箭朝飞金仆姑”和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中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等。在他的词里,还经常出现“西北有神州”、“西北是长安”等句子,强烈地表达了他不能忍受南北分裂的局面和对北方的怀念。 在很多词中,辛弃疾不顾自己的安危,敢于批判现实那些腐朽的行为。用文学为当时先进分子指明方向。增强人们辨别是非能力。如如在《贺新郎》(陈同甫自东阳来过年)中,他讥讽南宋小朝廷是“剩水残山无态度”;在《摸鱼儿》(淳熙己亥)中,他以“斜阳正在断肠处”等词句讽刺南宋小朝廷苟安残喘;在《南歌子》(独坐蔗庵)中,他以“细看斜日隙中尘,始觉人间何处不纷纷”,把南宋小朝廷比作透过一线壁缝所看到的在阳光飞舞的灰尘。 辛弃疾由于在政治上一直不能得志,有时也流露出消极的情绪,来表达自己不能得志的的慷慨和不平。如《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中的“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中的“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水调歌头》中的“短灯檠,长剑铗,欲生苔。雕弓挂壁无用,照影落清杯”等,都表达了当时社会一些有志之士在饱受打击后的精神状态。虽然如此但是辛弃疾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对生活的热爱,就能立刻激发他的豪情壮志。如在《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中写道:“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阑却怕,风雷怒,鱼龙惨。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词中借用雷焕的宝剑在双溪落水化龙、光射斗牛的传说,表现他要求统一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论辛弃疾词中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论艺术创作中的“形似”与“神似” | 下一篇:论如何缓解教师的压力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辛弃疾 体现 爱国主义 精神 | 2013-02-16 11:13:4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