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的糖果 孩子手里的糖果就是老师给予的鼓舞和激励。当一个学校对“老师如何给予学生激励”制定了相应的规则,那么,所谓的“制度”就会使“激励变得格式化。” 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鼓舞和激励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从各个学校为自身制定的激励制度中,不难看出,目前各个学校针对学生的激励制度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刻板的。 在上网进行查询资料时,不难看到一些实例,比如: 山东省临清市第二中学,制定了独特的学生激励制度: 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学校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教育激励体制。学校针对学生实际,制订了《临清二中学生奖惩制度》,对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运用奖励方法,进行鼓励,让学生再具备成就感的同时,树立信心。比如学校给不同类别的优秀学生以不同的荣誉称号:英才奖、进步奖、雷锋奖、体育奖、艺术奖、自律奖、德育标兵、模范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为解决贫困学生就学问题,学校还制订了《临清二中奖学金发放制度》、《临清二中特困优秀生扶持金发放制度》、《临清二中贫困学生减免学费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在实行的过程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济阳县第一中学,独特的学生激励制度: 为了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学校建立了一系列的教育激励制度,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分别给予不同的荣誉称号,如英才奖、进步奖、自律奖、德育标兵等。为解决贫困学生的就学问题,学校制订了《济阳一中奖学金发放制度》、《济阳一中贫困生救助办法》、《济阳一中助学基金制度》、《济阳一中贫困生减免学费的暂行规定》等制度,既对优秀生起到了奖励作用,又保证了学生不会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仅2003年,用于激励、资助学生的资金就达13万元,为91名学生减免了学费,183名学生受到了救助。 在这两个实例中可以看出,目前的学校关于学生激励制度的内容制定基本是一致的,并且有很大一部分是完全相似的。 在实例中我们发现,学校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会说自己有一套独特的学生激励制度,但是在我们继续向下看的时候,会发现其实学校所制定的制度名称却是“某某中学学生奖惩制度”。这个“奖惩”恰恰说明了学校是把“奖励”与“激励”并谈了。大部分的学校认为,对孩子的激励和奖励是一回事。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种概念性的错误。 很多学校想到了使用不同的荣誉称号来鼓舞激励孩子的学习干劲。但这种方法仅仅是对孩子在努力学习后的一个评判。也就是说,这仅仅是一个结果。而要使得孩子真正能有动力和自信去主动学习,我们要考虑的是“过程和结果”,而非单一地重视“结果”。这个“过程和结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鼓舞”和“激励”。简单明了的说,鼓舞和激励是要使用在孩子从学习之初开始,途经了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下降、失去学习信心、怀疑自我价值,重新认识自我价值、拾起学习信心、学习成绩上升、成绩得到提升这些阶段之中。所以,我们应该把鼓舞和激励贯穿在孩子的整个学习中,而不是简单的在最后当做奖励给予孩子。 以上的两个实例这说明了现在学多学校在考虑制定有关于学生的激励制度的内容的时候是没有经过仔细分析和思考的。这样的制度内容完全局限了教师对学生对孩子的鼓舞和激励方式,以至于最终把鼓舞和激励变得格式化、程式化,甚至会使得教师对孩子的激励变味儿,让孩子们把学习看成是拿奖的前提条件,会使孩子产生一种为了拿奖而学习的心态。 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鼓舞和激励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肯定,当孩子在得到教师的 手里的糖果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农村幼儿教.. | 下一篇:试议小学教育中“特殊”孩童的行..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手里 糖果 | 2013-02-21 19:17:1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