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分析及调适策略 摘 要: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工作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果教师压力过大且处理不当,就会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的行为、教学质量以及教师队伍的稳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对学生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要深入研究造成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的原因和相应的缓解措施。 关键词:教师 压力 策略 心理学中把使个体产生紧张状态的刺激称为压力。任何职业都有压力,适度的压力并非坏事。因为适度的压力,可以排除心中的空虚和郁闷,给人以向上的力量,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过度的职业压力,使人产生生理、心理以及行为的失调反应。在社会转型期,任何职业的压力都在加大,教师职业也不例外。柯礼柯夫和苏利夫,1989年把教师压力定义为:教师在工作中产生的诸如挫折和焦虑等消极情感的反应症状。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压力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刺激,而教师职业比较特殊,是一种耗费情感的职业。每天都面对不同的条件的学生,面临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同行之间的竞争,所承受的压力相当大,外国研究人员发现教师大量的疾病都可归结为教师工作压力过强所致。美国压力研究机构2000年列出十个最具压力的职业,城市中学教师名列第一。香港曾将教师职业压力列为第二位,仅次于警察职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根据对31875名不同职业人士的调查统计发现,压力分数从高到低排列前两位的是管理中层、经理层,教职员工排列第三。2000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采用SCL-90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表明,有51.23%的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对湖北、山东两地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表明,约70%左右的教师感到压力较大或压力极大,其中有29.8%的教师认为面临的压力极大。 工作压力过大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以及教师队伍的稳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引发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行为上的异常状态,出现故意体罚学生、与同事和领导甚至亲属关系紧张等,个别现象还出现过激行为,这些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甚至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了解教师工作的压力来源以及产生压力的因素和如何面对压力,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并对学生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要深入研究造成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的原因和相应的缓解措施。 一、中小学教师的过重压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教师职业的特点,是教师压力的重要来源。 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许多教师每周上l5~20节课,要批改大量的作业(有的学校还规定每天面批一次),教师工作负荷重,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教师还需要研究、落实个别化教学、创新教学,而且教师还不得不面对学生和各级领导的评价、考察,组织管理班级,处理与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如果作为示范与窗口学校,教师还要承担了许多的教研课。另外班级纪律也造成了教师的压力。面对无纪律的学生,如果教师不能以适当方式调节自己,很容易产生矛盾。由此带给教师有形和无形的压力。据调查,现今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班主任的工作时间一般都要超过10小时。一些寄宿制学校的农村教师白天上课,晚上还得充当保安,一天24小时几乎都用在了工作上。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同时担任多重角色,难免会增加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方面的压力。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分析及调适策略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 | 下一篇: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小学教师 工作 压力 分析 调适 策略 | 2013-02-22 12:59:59【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