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作学习的效率 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是指学生在尽可能小的小组中展开学习活动,而且是在没有教师直接、即时管理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小组成员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地学习某些材料,从而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首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可由2-6名不同能力、性别、性格、文化背景的学生组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相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但是这种合作学习仍存在许多误区,如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导致合作学习不能真正发挥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优势。为此,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就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与同行们作一些探讨。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 1、分好小组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小组时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每小组由4-6人组成,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2、明确任务 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先要明确学习任务与目标,用很短的时间,协调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如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等。 3、进行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 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学困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活动中,每人要各司其职。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4、合理评价 小组合作的学习重在学习过程,因此学习评价也以自我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只要对自己的某一方面满意,就是合作的成功。同时互评也能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使学生能以正确的态度继续学习。 5、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是贯穿于小组学习其中的,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可在准备阶段进行,也可在活动之间运用,也可能在合作之后需要收集。总之,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合作学习出现的问题 浅谈合作学习的效率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谈激励方法在教学上的应用 | 下一篇:浅谈《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描写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合作 学习 效率 | 2013-02-22 14:53:21【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