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深入分析一所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实践某方面成绩和问题分析 ---- 如何有效的促进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 家长工作一直是我们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单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够的,因为对幼儿的教育是一项多层面、多元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幼儿园与社会相互配合方能奏效。在《新纲要》中强调:“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只有在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幼儿园的工作才能更顺利的去开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的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 因此,幼儿园需扎实开展家园联系,实施同步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只有在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幼儿园的工作才能更顺利的去开展。为了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帮助家长转变教养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共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放飞孩子梦想的教育晴空,形成教育合力,共促幼儿健全发展,那么,教师与家长的心理沟通十分重要。 幼儿园与家长的心理沟通主要指在对幼儿的看法与教育态度、方法上相互交换意见,并求得一致的认识采取共同的行动,及时的心理沟通可以加强了解、促进合作,使幼儿教师与家长情感交融、心心相印,从而对幼儿进行共同一致地教育,如果缺乏心理沟通就会使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产生隔阂,甚至会引起误解,加深裂痕,从而影响对幼儿进行正确一致地教育。而作好这项沟通工作的重任只能是由我们园内的基层老师来实施,所以在幼儿社会性的培养过程中,为了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幼儿园第一线教师需积极主动地做好与家长的心理沟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了解家长心理是沟通的前提 作为多年从事一线幼教工作的我在幼儿园工作中,见识过的家长为数不少。为了能够及时、正确地摸透家长们的心思,推动家长工作的顺利开展。了解家长是沟通的前提。 首先了解家长的学习类型。教育专家根据家长们育儿的习惯,从感知觉方面,家长们分成三种类型,一是听觉型学习的家长,二是视觉型学习的家长,三是动觉型学习的家长。听觉型学习的家长善于通过接受听觉刺激进行学习。喜欢通过讲授、讨论、听磁带录音等口头语言的方式接受信息。这类家长善于通过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等相互交流等渠道获得育儿知识。如果他们在育儿的过程中碰到困惑,会比较乐于通过咨询、专家讲座、亲职培训来寻找答案,希望通过这些学习,来找到解决育儿问题的方法。视觉型学习的家长善于通过接受视觉刺激而学习,喜欢通过图片、图表、录像、影片等各种视觉刺激手段接受信息、表达信息。这类家长平时工作比较繁忙,到幼儿园与老师直接沟通的机会比较少,因此他们更希望能够获取一些育儿小手册等资料,通过空闲时间的阅读对自己在育儿方面有所帮助。动觉型学习的家长喜欢通过双手和整个身体运动进行学习,如通过做笔记、亲自动手操作方式等来学习。他们不喜欢老师过多的讲解,也不擅长言语表达。我们可以据此与家长从心理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沟通。 其次,了解家长的个性特征。由于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对幼儿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如:①有的家长赞成让孩子与同伴游戏的做法,但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却宁愿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他出去与小朋友接触,有的家长是怕孩子与同伴产生纠纷,怕自己的孩子吃亏; 如何有效的促进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 | 下一篇:如何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如何 有效 促进 家庭 幼儿园 合作 | 2013-02-22 17:23:33【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