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内容摘要] 职业学校的决策者要有科学的发展观,才能迎难而上,保持职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要胜利市场意识,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人力开发为宗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师生互动与交流;课程设计要多样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 定位、全体、互动、职业教育、市场意识、课程设计、个性发展、终身学习 近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空前扩大,水平明显提高,功能定位日趋明确,发展思路逐步清晰,改革和建设进展显著,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明显提高。然而职业技术教育外部和内部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职业学校的决策者要有现代的办学理念,科学的发展观,才能把握时机,迎难而上,确保职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教育定位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观无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具有导向作用。它能使人们按照目标的要求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向,修正偏离目标的行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规定了所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中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中等职业教育应该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构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毋庸讳言,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发展的指导思想还是具体的教育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人认为中职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认识、适应、掌握、发展物质世界,因而着力于教会人拥有知识和本领,而忽视了让学生从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这种教育的纯“工具意识”以及“职业至上论”的偏颇,导致人们只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层面上去判断事物、思考问题,去寻找人生的答案也导致许多人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术,但却没有健全的人格。作为本应培养和谐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高职教育,无疑在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完整的人格培养方面,无疑目前还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 (二)在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不良倾向 主要有不问社会是否需要,有什么师资、设备就办什么专业;不顾需要与条件,任意增设专业;盲目扩大专业招生人数。在课在课程设置上,一味强调偏重应用,注重实践,忽视专业基础理论,在专业划分过细的情况下,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影响其后期发展。中职阶段学习年限有限,在校期间,学生只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技能,毕业后也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适应工作需要,不可能掌握服务对象范围所涉及的所有知识。在中职教学中,如果让一个专业涉及过多的学科,又没有明确的主干课程,会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杂乱无章,缺乏系统性、整体性。 二、树立新的职业教育发展观,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现代大工业生产不仅要求劳动者多方面发展,同时也为这种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一方 职业教育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中国新诗路在何方 | 下一篇:在心灵深处架起诚信的桥梁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职业教育 树立 科学 发展观 | 2013-02-22 17:52:42【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