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是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的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多才多艺的女文学家,她的词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李清照能直抒个人胸臆,自写性情,有真情实感;(二)李清照的词,字里行行间跳动着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特别是鲜明的自我形象;(三)高超的语言艺术。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父亲李格非,学者兼散文家,母亲王氏亦知书能文。李清照自少便有诗名。与太学生赵明诚(宋代著名金石家)结婚后,两人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生活美满。 1127年,金人灭了北宋,掳走徽、钦二帝,也毁灭了李清照美满的生活。她随丈夫避兵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金石书画。不久丈夫病故。李清照辗转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孤独凄苦中度过了她的晚年。 李清照是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①的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多才多艺的女文学家。她具有高度的文学艺术修养和学术研究才能。尤其在词的创作上,她以深厚的造诣和独特的艺术成就,占据了文学史的一页,对宋词的发展和后来的许多词人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一、李清照能直抒个人胸臆,自写性情,有真情实感。 李清照完全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个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出发,敢说敢写,敢爱敢恨,敢写复杂而真实的内心世界,敢于表现自己的个性性格,把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真情、深情、纯情全部倾注于词中。读了她的词,我们可以窥见她各个时期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看到她幸福的笑容、悲苦和眼泪。她的词就是心底的歌,是她独特的生活感受和内心情志的产物。这是她的词一个最独具的特色,也是感人至深的一个基本因素。比如她写少女时代的欢乐: 常记得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这首小令篇幅虽然短小,表现的内容却十分丰富多彩:飞檐环廊的凉亭,清且涟漪的湖水,风姿绰约的荷花和浆声,小船争渡的喧笑声以及鸥鹭骤然惊飞的拍翅声,融成一体,构成一幅生动有趣、动荡迷人的画面,表现出一种十分欢快的情绪。荡舟少女热情好胜、爽朗活泼的天然情志、任性尽情的性格都跃然纸上,全词给人以新鲜愉快的美的享受。 这位少女豪爽好强,富于理想,热爱生活,珍惜美好事物,迷恋自然风光。对着家乡的千佛山、大明湖的水光山色,她流连忘返,无限喜悦。如《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缈”一词中,词人采用移情于物的手法,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虽然写的是晚秋景物,却生意盎然,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和诗情画意。大自然是美的,词人的心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爱。从艺术形象里,我们可以看到少女时代的词人陶醉美景、无限喜悦的内心,可以看到她热情爽朗、积极向上的朝气、青春和活力。 随着岁月的推移,天真无邪的少女走向了多情的盛年。此时的她,深于情、专于情,强烈地追求爱情,大胆地表露爱情。如《点绛唇》和《减字木兰花》,就直率地坦露了她的心曲。前者写她“见有人来”,又羞又喜的情态。先是“和羞走”,连鞋子也来不及穿,金钗滑落,显得很惊慌。既而是“倚门回首”,但又怕人笑话,于是灵机一动,“去报青梅嗅”,直率地表露自己“见有人来”的喜中含羞的心理。后者写于已婚之后,借一枝春花的娇艳欲滴,极写少妇的年轻貌美,并直接说出她的心事:“怕郎猜道,奴而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简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 下一篇:基于看图讲述的自主阅读兴趣激发..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简论 李清照 艺术 特色 | 2013-02-22 18:17:00【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