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点 在王维的诗歌创作中,山水诗成就最著,也倍受后世批评家关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主要是写他隐居终南、辋川的闲适生活和山水风光。王维的诗艺术成就很高。无论是雄奇壮阔的景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是细致入微的自然物态,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他都能以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抓住自然的色彩、声音和动态,或素描,或刻画,挥洒自如,意境独到。王维的山水诗极成功地描写了幽静的山水田园景色,借以反映其淡泊宁谧的心境,给人一种超自然美的感受,值得我们用心去读,用心去研究。其山水诗的艺术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追求鲜明的个性化的形象 王维以具有高度表现能力的诗歌语言,在山水田园的描绘上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即精练而不雕饰,明净而不浅露,“从不着力处得之” ,诗歌中蕴含着高远的形象意味。王维的山水诗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主要根植于王维对山水田园等自然景物长期、深入的观察体验。作家是把对自然景物观察、体验所得的素材通过形象思维进行剪裁、加工而成为典型化、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的。王维不是凭空定下抽象的主题,再携山、水、云、鸟等一堆事物进行说明验证,而是从具体的“空山”、“清泉”、“白云”、“孤烟”等具体形象出发。也就是说,王维诗中的物,都不是凭一时的兴致信手拈来,而是诗人按照他所渴望的万物众生应有的融洽、友爱、各安其乐的关系,精心安排完美组合的结果,这样就使他的诗里呈现出一片自由、祥和、纯洁的净土。《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的“寒山”,《山居秋瞑》中的“空山”,《归嵩山作》中的“秋山”等,无不是“山”,但又有不同。所以,夕阳下苍翠的“寒山”和月光下新雨后的“空山”,绝非相同;终南山的“白云青霭”也不等同于嵩山的“落日余晖”。从具体的形象出发,加以高度的艺术化剪裁、组织和布局,王维用景物、音响等形象要素创造出特定自然景色的鲜明艺术形象。正因为王维笔下的山水、云烟、声音等形象都有其个性特征,而又在一定联系中结成一定的艺术组合,不能随意拼接和互换,所以它们才能形成各种动态的有机结合的艺术形象。如果王维只是停留在这些景物的一般赞叹上,那么即使他所见景色真是极美妙,也绝不会使人受到感染。当人们逐一认识了各种具体的山,才能不仅认识到它们彼此不同的特点,而且能认识到它们共同具有的不同于别类事物的本质特点。也就是说,通过认识众多的个性,进而认识了共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不仅表现着具体的个性,且表现着抽象的共性。 王维的山水诗有如此的形象艺术的效果,既离不开形象思维方法的基础,又要有杰出的语言艺术才能实现。这在王维山水诗的炼字造句和对仗中有明显的表现。王维的诗语言清新流畅、声韵和谐,极少生词偏典,毫无晦涩堆砌之弊。他的炼字造句精确而生动,新奇而自然,尤其善于表现自然景色变幻多姿的特点。他追求语言的精确简练,言约意丰,尽可能地将丰富的内容凝聚在精确简练的语句中,从而使“片言明百意”,给读者留下广阔的确想像余地。而精练的语言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常启发读者去联想领会“词外之情”,“言外之意”。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曾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句子。这一联,前人指出源于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其实,即使陶渊明为原作,判王维为改编者,但分析者看来,王维的这两句诗在形象性方面还是有其独到的成就,为陶句所不及。首先,同样的字数王维的诗多了“渡头”、“落日”,其形象性更加丰富了,更重要的区别在于两人都写到了“墟里烟”,但陶渊明的“烟”是一般化的静态的,到了王维笔下, 浅谈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点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浅谈文学鉴赏中的“共鸣”现象 | 下一篇: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王维 山水 艺术 特点 | 2013-02-22 18:58:57【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