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初中生作文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对作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的不明确,在批阅上难度大,指导方式上单一;对学生而言,写作与现实生活实际脱节、写作与课文内容脱节、写作与“应试作文”之间的矛盾;现行的语文教材给作文教学带来的不利因素等困惑。教师应采取从“应试作文”的怪圈中解放出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批阅方式,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灵活多变的写作训练提高写作兴趣,同时应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贴近的文章供学生欣赏和模仿。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听说读写。说、写是听说的目标,而“写”是语文教学中除了“说”外,是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初中生作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初中生 作文教学 困惑 对策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操,陶冶性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一种重要途径。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是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本文针对现行初中生的实际从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提出目前作文教学中的困惑,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目前初中生作文教学中的困惑 (一)、作文教学给教师带来的困惑。 第一、教师对初中生作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的不明确。有些教师忽视作文教学的思想性,要求学生单纯追求写作技巧,无病呻吟;而更多的教师则认为作文教学是为了应付中考,为应付而“应付”,作文在中考中占50分,而学生努力构思的好文章和一般不偏题的平常之作的得分相差无几,教师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作文指导上,用很少的时间集中进行“应试作文”指导。 第二、教师对初中生作文教学批阅上困惑。一般情况下,一位语文老师上两个班的语文课,每个班40到50名学生,如果批改每一本作文用的时间是5分钟(包括改错和批语等),批改完一次作文得用约6—9小时,改完一次老师累得半死,而作文到了学生手中,学生则漫不经心地看了一眼评语,就把作文收进书桌抽屉,效果不佳,真可谓“出力不讨好”。 第三、教师对初中生作文教学指导方式的困惑。教师指导方式的概念化,目前不少教师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什么选材要新颖、主题要鲜明、结构要严谨、实例要典型等讲起来头头是道,至于如何才能新颖呢?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知该怎么做,最多就是那一篇课文中的范文说说而已。课文虽然是一种范例,但毕竟李学生的实际太远了。教师缺乏亲身写作体验,只能纸上谈兵,不能现身说法,自己拿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给学生一个形象的指导,这恐怕也是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1 (二)、作文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困惑。 第一、写作与现实生活实际脱节。毫无疑问,写作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要有敏锐的观察生活的能力。一个生活安逸、经历平平的人;一个麻木冷漠,没有激情的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遗憾的是,当今的中学生,他们的生活大都单调而乏味:每天都是宿舍、教室、食堂的。就本人所处学校而言:白天安排八节正课(上午四节,下午四节)此外,还有早读一节,晚自习两节。学校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把学生完全限定在校园内,就连中午学生也得在教室自习。这样的生活,叫他们去哪里找写作的素材,又如何获得写作的激情?因此,写起作文来,内容枯燥,千人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种疲劳战的猛烈进攻下,除了个别对生活特别富有观察力且特别多愁善感的学生外,其余的大都对生活抱冷漠的态度。他们不但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意思”,而且用冷眼看世界,觉得什么都“没意思”,什么都与自己无关。这样,写作和生活断轨,如何能更好的积累写作素材,又如何能写出好文章? 第二、写作与课文内容脱节。我们不敢说现行的语文书的篇目选得不好,平心而论,现行的语文书,其篇目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特别是那些名家名篇,更是篇篇精美,令人赞叹 初中生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由毕业论文网(www.huoyuandh.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的研究 | 下一篇:碧玉有瑕——论简·爱性格中的阴影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初中生 作文 教学 困惑 及其 对策 | 2013-02-22 19:43:13【返回顶部】 |